1、市场经济会促进物质繁荣吗?
今天,我们去任何一家餐厅吃饭,点好饭菜交钱就可以了。“90后”“00后”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想象,在30年前,除了交钱,吃饭还要交一种凭证:粮票。不光吃饭用粮票,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甚至买肥皂还要肥皂票。
一直到1993年,购买粮食的粮票才在中国完全停用。这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商品供应不足的历史缩影,也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历史记忆。
其实,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物质短缺状态,真正能享受财富积累和物质消费的,只有权贵和富裕阶层。
但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无论是率先实施市场经济的欧美国家,还是东亚等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包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都先后进入了罕见的物质丰盛的时代。
那物质和消费的繁荣,是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呢?市场经济会促进物质繁荣吗?
0x1:全新的消费时代有何不同?
我是一个“70后”,因此,在读这本《消费社会》,看到作者写的开篇时,我非常感慨。他写道:“今天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抽象,其实他描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法国等欧美市场经济国家的情景。作者认为,这个罕见的物质丰盛的时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一是绝大多数人家庭生活普遍良好,不愁吃穿用住
- 二是就业比较充分,职业类型丰富多样
- 三是信息传播充分,传媒和广告无孔不入
- 四是时尚潮流日新月异,人们乐于追求物质享受,也追逐更多财富。
如果不加说明,你会不会觉得,这听起来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中的生活有点像?
当时,欧美国家确实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物质丰盛和全民消费的景象,但作者也看到了比较严重的消费社会异化倾向,那就是:越来越多日渐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开始逐步受到各种“物”的包围。
这个“物”,并不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或矿物,而是人类创造的各种新商品和新服务。
0x2:为什么欧美国家从那个时候开始,会被这么多人造的“物”所包围呢?
作者认为,因为决定这种人造的“物”的供应与需求的,并不是自然生态规律,而是价值交换规律,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底层逻辑。市场经济带来物质丰盛,但这些物质是人造的。
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动物植物有生长周期,比如你可能听过“三年苹果四年梨,至少一年走地鸡”;矿物也是如此,受自然储量和开采约束,也不是无限量供应。
这也解释了,由于吃穿用住等各种供应有限,在之前的人类历史上,不可能充分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因此全球人口在20世纪之前增长不够快,生活水准也不够高,因为物质总体上短缺。
但是进入20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市场经济国家,人们真正消费的大部分“物”,都是经过加工或创造发明的新产品。
比如日常穿着的衣物,千百年来,人类只能用棉、麻、丝、皮革等天然物品来制造,总产量因此受限,直到20世纪,一切开始改变:1905年,英国投产粘胶纤维;1925年,出现粘胶短纤维;1938年,美国杜邦公司制造出合成纤维,也就是尼龙纤维;1950年美国生产出腈纶纤维;1953年,涤纶纤维也出现了。
所以,在20世纪上半叶,随着化学纤维横空出世,生产供应迅速增长,化纤制品很快就和棉、麻、毛等天然纤维,在消费领域平分秋色,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结构。
除了自然生产的粮食、蔬菜和肉类,我们日常接触使用的绝大部分产品,比如衣物、日化用品、塑料制品、玻璃和钢铁产品,以及设计制造更复杂的家用电器、汽车、飞机、轮船等,几乎没有直接采集加工的,而是全部要靠大量人力、物力和创造力批量生产。
所以作者认为,这些包含了更多科技发明,能更大规模生产的新产品,以及各种新服务,是构成人类物质丰盛时代的关键基础。
0x3:20世纪开始的物质繁荣时代从何而来?
那么,20世纪如此巨大的物质繁荣,究竟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这其中肯定有多种因素交织,比如科技创新的贡献。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别是20世纪全面启动的工业电气化,实现了空前的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其创新、创造的价值,改进了产品和服务供应,刺激了消费欲望。
从收音机到录音机,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以及不断改进设计和性能的汽车,都是靠技术进步支撑,也进一步刺激了消费增长。传统生产型市场经济,就这样转型为消费型市场经济。
又比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效率带来的规模经济的贡献。
从20世纪开始,美国大兴铁路,然后推动钢铁、石油、汽车、航空等行业规模化,进而在食品、餐饮、零售、日化、服装等行业,也实现了规模化。
同时,各种管理革命不断出现,管理效率明显提高。比如福特汽车的流水线、泰罗的工种标准操作等,都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大规模生产商品提供了可行性。
再比如和平的环境。战争年代肯定难以有物质繁荣,二战后相对安宁的世界局势,让民众安居乐业,中产阶层工资增长,财富积累更明显,加上对未来有更好的预期,于是花钱消费享受当下,全民消费就此一发而不可收。
这些因素都必不可少,除此之外,作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对物质繁荣的促进作用。全面消费的时代,还离不开市场效率和财富分配激励下的企业家。
0x4:市场经济如何促进物质繁荣?
为了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鲍德里亚先是以自己的祖国法国为例,列举了一组数据。
1951年,法国的GDP是4500亿法郎,到1980年就增加到了1.7万亿法郎,经济规模在30年里增长了2.8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全球排名第4位。
类似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当时的美、日、德、英等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出现。比如美国,受益于战争景气和战后重建,1961年GDP是5000多亿美元,1970年超过1万亿美元,十年翻了一番。尤其是在1965年至1970年,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增速高达18%。因此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占全球的40%左右,是领头羊,更是受益者。
所以,鲍德里亚观察思考的“消费社会”,各种繁荣现象、原因和消费异化,就是在这个欧美市场经济的黄金时期。
而当时,和欧美市场经济国家对立的苏联、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则普遍处于物质短缺的时代。
以苏联为例,GDP一度增长较快,但当时的产业重点,主要和国防安全或重化工业相关,比如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生产。而真正和苏联民众生活相关的轻工业产品,在整个苏联时代都短缺。苏联民众的很多基本生活消费需求,也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所以,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精神得到正向激励,创业创新的人越来越多,可以提供更多新产品和新服务。他们赶上了二战后的社会安定、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他们的创造,也不断形成消费浪潮。
也就是说,
- 企业家的创业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消费化
- 而消费者对物质和消费的好奇心,以及消费社会带来的吸引力,又刺激着更多企业家投身其中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物质丰富和消费繁荣时代,会率先出现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以及随后采取市场经济获得发展的东亚和中国。
0x5:总结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美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
- 科技创新、规模化生产和二战后相对安宁的世界局势都刺激了消费繁荣,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市场激励下的企业家创造。
- 企业家的创业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消费化;消费者对物质和消费的好奇心,以及消费社会的吸引力,也反向刺激更多企业家投身其中。
2、如何消解全民消费时代产生的危害?
市场经济促进了物质的极大繁荣,大家可以任意消费,购买需要的东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个物质繁荣的时代,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现象甚至是危害。
你还记得,中学课本讲过这样一段历史吗?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大萧条,牛奶公司把卖不掉的牛奶全部倒掉。而在2021年5月,有一档偶像选秀节目,“粉丝”们买赞助商的奶制品,扫瓶盖内的二维码,为各自的偶像助力,随后把成百上千箱奶制品也统统倒掉了。
这两个令人瞪目结舌的倒奶事件,原因虽不一样,甚至相差近百年,但是它们有什么相似性吗?当然有,它们都出现在物质消费的繁荣时代。
在物质极不丰富的年代,可以说基本上是没可能把牛奶倒掉的。因为那个时候,除了少数权贵和富裕阶层,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潜在的消费欲望更是被极度压抑。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二战后,欧美和东亚的市场经济国家陆续进入物质丰盛的消费社会,民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但同时,各种因物质消费而引发的价值扭曲,也不断出现。
为什么会是这样?全民消费时代,是否必然出现过度消费等异化现象?我们又该如何消解全民消费时代产生的危害?
0x1:“拜金主义”为何无孔不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魅力四射的歌后麦当娜,曾有一首流行全球的成名曲,《Material Girl》,字面意思,就是“物质女郎”。
这首歌表达的内容很直白:拥有物质财富的男人,才会对女孩形成致命吸引。因为他们可以为女孩付房租,买衣服,这比只会谈情说爱的男人,更让女孩感到安全。如此赤裸的“拜金主义”宣言,恰好应验了作者当年的担忧,物质消费会如何扭曲社会价值观。
那么,为什么在欧美消费社会里,“拜金主义”会无孔不入?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四点重要观察,揭示了消费社会的强大串联度、控制力、虚无感和暴力性,读来很有警示意义。
1、第一点很神奇:消费串联度。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系列产品的搭配组合
比如洗衣机、电冰箱、洗碗机,是不同功能的家用电器。但这些家用电器,如果同时出现在一个新兴中产阶层的家里,代表的就是全新的优越生活。因此只要你接受优越生活方式的理念,你就会把这些电器全买了,钱不够,也有消费金融帮忙。
再比如,女性的包包、大衣、鞋子、化妆品,看起来没有关联,但可以排列组合成各种消费主张,只要你接受某种主张,就会把构成这个消费主张的物品全部买进。你肯定也常听女朋友说,这件外套和包包不搭,那件裙子和鞋子配不到一起等等。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最不缺各种新产品。作者认为,这些有吸引力的新商品,就像一个又一个链条,代表着一串又一串消费符号。它们相互暗示和其他商品的关联度,就是要刺激你花更多钱消费。
2、第二点更厉害:消费控制力。也就是面对商品时,你的自控力
作者认为,诸如杂货店、超市、购物中心、综合商业体、现代机场等消费集中的区域,在欧美国家大量出现,人们去买买买,不知不觉就被这些消费所控制。
我们的消费比过去更便捷、舒适和有效率,消费者以为是自己在按意愿挑选商品。实际上,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早在商家的规划和设定中。从购物环境、物品陈设,到消费服务、消费时间,均被有序安排。从结果上来看,我们的选择自由,反而被压缩了。
3、第三点很沉重:消费虚无感。其实是一种精神依赖的表现
大量出现的商品广告,推动了商品销售,也创造了人类空前的“现实眩晕感”。作者认为,大众传媒天天出现的商品或服务的形象宣传、销售推广,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都是在营造“我并不在场”的虚幻现实。
这些符号化的人与物、现实与虚拟,构成了消费社会“实际上不存在,但又偏偏看起来存在的事实”,这就是消费的“幻影”。当这种幻影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反而会不适应没有消费幻影的生活。而要打破这种焦躁,获得暂时宁静,唯有靠买买买,就像吸毒。
4、第四点很无奈,消费暴力性。意思是指“过度消费”,这是消费主义的典型浪费做派
这些人往往用完就扔,不会珍惜,对他们来说,消费不只是满足生活的需要,更是为了炫耀,为了体面,为了不落伍。他们全然不顾物质资源是否被过度消耗,环境是否难以承受。
比如,有些人在搬家或收拾屋子时,会发现有些衣服鞋子或日用品,买回来后从未拆封。消费社会引诱人们占有物质、享受消费的欲望空前高涨,结果就是过度消费,创造了部分虚假的需求。
所以,消费的串联度、控制力、虚无感和暴力性,都是过度消费带来的危害。当我们从物质短缺,走向物质丰盛;也从物质的主人,变成了物质的奴仆。
0x2:如何化解消费社会产生的危害?
面对消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危害,有没有办法化解呢?办法当然有,但要采纳实施,还是要战胜人性中对“物欲”的过度追求。
之前我们分享的《有闲阶级论》中曾有这样的分析:拥有财富的权贵阶层之所以会多花钱,并纵容妻子儿女“代理消费”,极尽炫耀性消费之能事,就是要显示财富实力、时间闲暇和欣赏品位。
当欧美大部分国民还比较穷,想多花钱也不可能的时候,这些炫耀和欲望是可以被控制的。但当欧美国家实现了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人们的花钱欲望就会迅速释放。你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第一次领工资、涨工资,甚至是拿到一笔大订单时,你是如何犒劳自己的?是不是也会放纵消费一次呢?
在欧美国家,相应的金融配套服务发展迅速,很快创造出了可以让消费者透支未来的金融创新手段。即使是当下储蓄不多的民众,也养成了透支未来财富的消费习惯。从房地产和汽车抵押贷款,到衣服鞋子首饰的消费金融,加上信用卡透支,各种刺激和便利条件,只会让消费狂奔。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北欧、澳洲、日本等地,民众对物质也开始呈现出低欲望的倾向,他们追求一种极简生活,更关注自我内在的成长。比如近些年从日本流行起来的“断舍离”的生活概念,本质上也是要舍弃对物质的迷恋。
而要形成这样的社会氛围,在作者看来,大众传媒除了传播广告,在引导消费观念和社会价值方面也负有重要责任,不能完全跟着商家走。
0x3:全民消费时代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总体来看,全面消费社会可能带来的危害,实际上会发生在任何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国也不例外。因为这是人们收入上升、消费繁荣之后必然会面临的欲望诱惑。
1998年,中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2000年以后全国房地产火热发展,公积金和抵押贷款服务便捷。大家似乎一夜之间学会了透支和提前消费。从此引发了长达20年之久的,中国房地产历史性景气。这也带动了家装、家居、汽车等诸多商品的火热消费。
如今,中国数亿城市居民多数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在“房住不炒”的严厉政策约束下,持续上涨的房价开始稳中有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一旦谈婚论嫁,住房也成了刚需。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年轻人首次购房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很少有人20多岁就买得起房。所以,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一旦有了可能性,消费欲望也会逐步膨胀。
比起买房,汽车消费容易得多。在这种略显超前的消费心理主导下,城市中产阶层和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要么攒钱买,要么通过贷款购买,总之先想办法圆了自己的汽车消费梦。
结果就是,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私家车以每年十几万、几十万辆的速度增长,交通迅速拥堵。2001年,北京汽车保有量有170多万辆,到2010年,就变成了420多万辆,2020年已经超过657万辆。上下班堵车成了家常便饭,要找个车位恨不得打破头。原本买车是为了出行便利或者为了炫耀,结果成了负担,并造成社会交通资源的错配。不当消费,就这样让我们猝不及防进入消费过度的时代。
当然,在这个物质极大繁荣的时代,要解决这些问题、克制欲望并非易事,关键就是欲望和人性的交战,只有内心足够充盈,才能战胜物欲的诱惑。而社会环境和媒体的影响,当然也十分重要。
0x4:总结
- 在欧美消费社会,“拜金主义”无孔不入,源于消费社会强大的串联度、控制力、虚无感和暴力性。
- 要战胜消费社会带来的危害,关键要看如何战胜人性中固有的、占有更多“物”的欲望。部分地区的民众对物质开始呈现出低欲望的倾向,他们追求一种极简生活,更关注自我内在的成长。
3、为什么不需要全面反对浪费?
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2020年中国一共生产了多少粮食吗?13390亿斤,全国14亿人,每人对应着950斤粮食。
那你又知道,中国每年在消费环节,也就是商业餐饮、公共食堂和家庭饮食中浪费的粮食是多少吗?340亿-360亿斤,全国14亿人,每人大约浪费25斤。
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我们每年浪费的粮食,差不多是韩国粮食年产量的5倍,是日本粮食年产量的1.5倍还多。
而造成粮食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讲究排场导致的过度消费。比如请客吃饭,一桌人不上十个八个菜,不剩一半没动筷子,好像主人就没尽到心意。
但在现实世界里,你会发现,欧美等国并不会过多强调勤俭节约,也不全面限制过度消费。这又是为什么呢?
0x1:勤俭节约是古往今来的共识吗?
勤俭节约是美德,浪费很可耻。古今中外,关于道德的教条和故事,大多会这样表述。中国人在这方面,更有代代相传的美德约束。在西方,连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英国清教徒,也主张俭朴生活、简单消费。
但作者在书中分析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里,勤俭节约并不是多数人坚定不移的主张,浪费也不都是可耻的。
唯一需要警惕的是,这种“豪华的浪费”“高尚的浪费”,有没有通过传媒推向公众,吸引刺激更多人不切实际地高消费,在整个社会变成更大的浪费。
作者鲍德里亚说,强调物质消费应当物尽其用的说法,反映了一个无奈的事实:因为物质不够丰盛,所以才会从商品的功能性中权衡得失,认为所有超过实际使用需要的消费,都是浪费,都存在道德瑕疵。
而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只有当消费多到有些浪费的时候,人们才会真实地感受到超越生存之上的生活的价值。
比如衣服,人类祖先的一生极其短暂,平均寿命十几岁,只需要一两件兽皮或草裙,就能遮羞保暖。但稍微有更多资源的人,或是族群中的头领,可能就会想办法多弄几件兽皮或草裙,轮换着穿。
而这些多出来的衣物,有的刻上了花纹,有的装饰了贝壳,除了遮羞保暖,这些衣物还可以显示地位和财富,炫耀性、装饰性多于功能性,这算是浪费吗?好像既算又不算。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早期的浪费性消费,祖先们会在原始状态中挣扎更长时间,人类的文明和产业进步速度也会放缓。
作者在书里还举了一个印第安人部落的例子,说明消费有时会变成破坏性的消耗。虽然是明显的浪费,但并不会被社会谴责。
比如有一支美洲印第安部族,叫“克瓦基于特尔人”。他们在某些特定的宗教节日,会相互交换重要礼物,比如棉被、独木舟,或者刻有花纹的铜器等。但收到礼物的人,不会拿回家摆放或使用,而是要立即烧掉,或直接扔进大海。
很显然,在现在的观念看来,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浪费,甚至是不礼貌、互不尊重的体现。但是在这个部落的价值观里,交换礼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实际生活水准,而是以此来证明这些物品和他本人的价值。
0x2:浪费为何还会在某些方面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
不要以为,这是某些原始部族的观念落后,在更文明进步的社会里,越是富贵阶层,越有糟蹋钱的浪费消耗之举。但这都是可耻的、必须坚决反对的不道德行为吗?
作者认为,从理性主义和经济学角度来看,所谓道德意义上和物品功能意义上的浪费,并不全是坏事,反而具有一种积极的社会意义,不仅彰显了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格调,也是文明进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体现。
从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社会的中高收入阶层,物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虽然重要,但这些物品所承载的价值功能、品位差异,以及附载财富标识的炫耀需求,往往更加重要。
比如,我们吃饭要用杯盘碗盏,一人三四件餐具足够了。但在稍微讲究格调和仪式感的场合,一顿西式晚餐,每个人都会用到摆盘、餐盘、汤盘、黄油碟、甜点碟,三套不同的刀叉、勺子等,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每人需要几十件餐具,富裕阶层还会用到银质的餐具。
这种消费方式浪费吗?有点浪费。那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原本简单的中式餐具,现在在正式场合,也得每人布置七八件,才能开饭?
因为在物质更加丰盛的时代,复杂的用餐流程和餐具细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品位和生活格调的体现。
比如,大家都用自己的筷子从盘子里夹菜好,还是用公筷公勺分餐更好?显然,分餐是讲排场,更是讲文明、讲健康。
因此作者说:在一个物质极大丰盛的社会里,所谓的“浪费”,实际上是在向“稀有”发起挑战。在这里,有用性是第二位的。必要的浪费,通过大众传媒放大,变成鼓励大众更多消费。
比如,原来一个家庭几年也不买新的餐具,现在可能一年就换几套,这不是奢侈浪费,而是生活品质的提升,也会直接刺激生产与消费,并推进经济增长。
0x3:过度消费如何促进产业升级?
这些看起来浪费的消费行为,究竟如何促进产业升级,并提高消费者福利呢?作者从生产者、消费者和整个社会三个视角,做了分析。
1、第一个视角:浪费创造更多需求,为生产者提供更多活法
作者认为,正是那些必要的仪式性浪费、文化性浪费,创造出更多市场需求,从而激活了市场。比如一家餐厅开业,用彩带、花篮和乐队,对增加菜品的美味,并没有帮助。但这些仪式性、文化性的开支,显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浪费。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这些消费为更多企业和从业者提供了机会。正是用户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才会不断刺激生产者创新改进。
比如智能手机一两年就会迭代,每一次迭代后,产品更新潮,使用更便捷,功能更强大。如果我们都坚持把旧手机用到坏掉,再换新手机,那么智能手机行业的创新发展绝不会这么快。
可以说,正是手机用户的喜新厌旧,促进了行业快速创新,否则手机用户的勤俭节约,不仅会伤害智能手机生产者,还会拖累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进步,那对社会效率和应用创新,是更大的浪费。
所以作者认为,从生产角度看,库存是焦虑的标志;从消费角度看,“商品只有在破坏中才显得过多,在消失中才能证明财富。”
2、第二个视角:浪费促进产业竞争,推进过剩产能进行迭代或者退出
任何行业,只要不是垄断性的,同类、同质的产品或服务,通常会有很多。比如不同公司做的灯泡,在照明功能上没区别。生产灯泡也不是特别有门槛,所以灯泡的生产供应,会大于实际需求,产能是过剩的。那么,灯泡公司想要活得更好,有几条路可走呢?
- 一条路,当然是努力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从而降低价格。同样质量的灯泡,价格最便宜的,就能吸引在意价格的消费者。而成本控制差的灯泡公司,即使质量还行,因为价格没有优势,只能慢慢退出市场。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效率和成本控制淘汰过剩产能。
- 另一条路,就是努力研发创新,推出新品,从而开辟新市场。还以灯泡为例,在过去100多年里,从爱迪生发明的灯泡,到后来的钨丝灯泡,再到现在的节能灯、LED灯,技术创新也是持续发生的。每一次,引领技术和应用创新的灯泡公司,总会抢先收获新的红利;但那些因此被淘汰的老旧灯泡公司,一定会有大量原材料和成品存货被抛弃,看起来也是浪费。但这种类型的过剩产能被淘汰,大家不欢迎吗?
3、第三个视角:浪费会让存量需求被充分满足,用户对增量需求的新渴望,才有机会浮出水面,从而刺激新的供给
关于这一点,有人曾概括说,人类的享乐性和懒惰性,是各种科技进步的内在推动力。听起来有点像歪理邪说,但细想还就是那么回事。人人都买得起自行车了,那些不想费力骑车的富裕人群,会对更大更快的动力机车趋之若鹜,他们的渴望,推动了汽车的创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详细展开了。总之,从物质短缺的角度所看到的消费观和浪费观,从经济角度和创新进步来看,并不都是成立的。完全没有浪费的社会,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很高的道德水准,而可能是因为物品实在有限,浪费不起。
0x4:总结
- 传统观念认为浪费可耻,但市场经济国家并不会全面限制过度消费。因为勤俭节约,并不是多数人坚定不移的主张。
- 从理性主义和经济学角度来看,道德意义和物品功能上的浪费,在文明进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看起来浪费的消费行为,从生产者、消费者和整个社会三个视角来看,均在真实地促进产业升级,并提高消费者福利。
4、广告在消费情色还是消费美?
在现代社会,你对广告肯定不陌生,很多经典商业广告,早已深入人心。
- 比如倡导运动精神的:Just do it
- 推广快餐文化的:I’m loving it
- 强调财富幸运的: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 以及洗脑保健品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等等。
传媒和广告,是现代消费社会的标配。但它真正出现并繁荣,是20世纪以来的事。最近二十年,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我们的每一分钟,从卧室到厕所,从公交车到电梯间,都被商业广告所覆盖。
无论广告形式如何变化,在一个高度物质化的消费社会,人是一切的核心。因此,作者在50年前就指出,人的欲望和身体,是各种消费方式、商品及服务争夺的核心战场,其中广告起到了关键的连接作用。
在这些商品和广告中,你会发现,不乏一些打情色擦边球的产品设计和广告宣传。那么,上千年来被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各种身体禁忌、性禁忌,为何在消费社会被一一解锁?这些广告究竟是在分享美,还是在放纵欲望?
0x1:传媒和广告的发展带来哪些社会影响?
我们先回到50年前的欧美国家看一看,在这本《消费社会》出版时,作者认为,传媒和广告繁荣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观察:
- 制造消费信息
- 放大商业媚俗
- 利用身体符号
1、第一点观察具有双重效应——制造消费信息
消费社会信息高速流动,无论生活资讯还是商业信息,都被附加上价值。因此传播信息的媒介,在消费社会异常重要。用媒体理论家麦克卢汉的话来说,“媒介即信息”,意思是说,只要具备传播信息的功能,它就是媒体,比如出租车、T恤衫。
由于大量商品和服务需要媒介进行传播推广,于是大众传媒在消费社会日益繁荣。它承担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形成新的消费分群。
但是在利益驱动下,信息真真假假,需要进行分辨,尤其是要过滤那些被刻意制造出来的虚假信息,或经过包装夸大的商业信息。
2、第二点观察,是消费社会里媒体和广告的一个通病——放大商业媚俗
因为中产阶层和大众的参与,消费社会成为更有烟火气的世俗社会。但普通人不可能大肆挥霍财富,因此更愿意追求短期的炫耀。
于是,经过传媒和广告的美化、包装,各种看似高级、实则劣质的产品,容易在消费社会大行其道。比如,看起来夸张夺目的衣服和饰品,其实没有任何收藏价值,只要一过季,就无人搭理。但只要当季广告做得好,不愁消费者不下单。
因此作者感叹,所谓时尚,对普通人来说,更多是一种概念及氛围的营造,而不是权贵阶层的昂贵享受。所以面对消费社会,媒体和广告最容易做的,就是随波逐流地媚俗,这一点是作者要批评的。
3、第三点观察,是一个最引发争议的领域——利用身体符号
消费社会满足了更多人的物质需求,因此想方设法享受生活,就成为消费社会多数人的共识。而最大的享受,以及最终的享受,就是满足自己的欲望。
作者发现,欧美在经历千年的清教传统之后,终于在消费社会实现了对身体和性解放的重新发现。特别是女性的身体,在广告、时尚和大众文化中充分曝光。这些曝光有的时候打着卫生保健、营养、医学的旗号,有的时候打着美的旗号。通过曝光女性的身体,青春、美貌、阴柔之美被反复强化。
同时,人的身体似乎成了某种需要被救赎的物品。需要各种商品及服务的呵护,成为市场营销、产品服务争夺的重点。由此引发的传播学研究,以及广告设计、品牌推广,在20世纪大行其道。
你可能知道,在广告传播中,有个屡试不爽的“3B”原则。就是说在大多数广告里,用美女(Beauty)、儿童(Baby)和动物(Beast)作为主角,就更招人喜欢。其中,美女最受成年人欢迎。
这就涉及消费社会一个争执不休的问题:大量起用美女作为广告传播的主角,究竟是在散播快乐、散播美,还是在卖弄情色诱惑?
0x2:为何商业广告不断强化女性之美?
在消费社会,情色诱惑一定会被用来吸引消费者。各种商业广告不断强化女性之美,同时试图美化性欲,无限接近情色边缘。那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即使是20世纪的消费社会,男女还是不平等的。
对于女性之美,特别是对女性身体放大推广,成为消费社会媒体和广告的焦点。这在一个法国学者看来,很不正常。
作者发现:“美丽之于女性,变成了宗教式的绝对命令。”虽然美貌并不是人类自然生长的结果,和人的道德水平无关,但由于男性的经济地位更高,消费社会的女性,会为了让自己更美而不惜代价。
于是,围绕“美丽”这一主题,各种商品和服务大行其道。女性成了各种美丽主题商品的消费奴隶,不得不服从于这些潮流,并乐此不疲。为了展示女性之美,以及强调商品和服务能赋予的女性之美,对于女性特征和美貌的各种突出,大量出现在报刊和电视里。
这导致在公众可接触的信息传播范围内,女性之美被普遍化。所以,任何影视女明星,在消费社会都会变成广告明星。
可是为何商家和消费者都对此心照不宣呢?作者认为,根本原因还是人类对女性身体的迷恋,商家和广告商利用了人们对情色的欢迎和对性的容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种女性内衣品牌的传播。请身材好的美女,能少穿绝不多穿,摆出各种充满诱惑的姿势。对购买这些内衣的女顾客来说,她们看到的是内衣之美,以及商品内容给女性增添的美;对于围观的男性而言,穿得少的美女,就是这个品牌提供的最佳回报。
在这方面登峰造极的,就是某个著名的内衣品牌,每年斥巨资,打造年度新品走秀,成为全球盛事。最知名的女模特,会在那天汇集该品牌的走秀台,穿着清凉,身材火爆,设计华美,充满诱惑。她们确实在展示女性之美、内衣之美,也在充分消费情色。
0x3:模特在消费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这就要说到,在消费社会中,和商品及广告关系最密切的一种职业,模特。虽然男女模特都有,但主要还是女模特,她们展现出来的时尚和美,在上世纪60年代作者的眼里,又有哪些密码呢?
- 首先,作者认为模特展现的时尚和美,是一种功用性的美丽。他说,“时装模特的身体不只是欲望的客体,更是功用性客体,是混杂着时尚符号和色情符号的论坛(共享平台)”。也就是说,模特们的身体,只是一个活动的、有机的展示形式。者甚至认为,模特们看似空洞的眼神,某种程度就是源于她们的“功用性美丽”。模特们看起来饱含欲望,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欲望。如果不看模特们展示的外衣,她们受到赞美的身体,只是符合审美标准的一个载体。
- 其次,模特们刻意保持苗条的身材,也约束了公众的审美倾向。比如作者就问,模特们的身材,为什么普遍与苗条密不可分?并不是因为苗条特别美,而是苗条的身体线条最有可塑性。这就决定了,模特们绝不可能长得丰腴或肥胖。所以作者问: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她们的身体是被解放了,还是又被更新的消费严格地约束了?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46位青少年中,有300位会严格遵循某种作息、饮食制度。不是因为她们喜欢苗条,而是模特们的苗条身材成了新标准。同时,广告大力宣传低热量食品,人造糖、脱脂黄油大行其道,更多人控制饮食,这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过度追求瘦削甚至骨感的极致模特身材,这不就物极必反了吗?
- 第三,广告情色逐步升级,消费偏好被进一步影响。情色在欧美成为一种亚文化流行的信息传播产业,淫秽制造业在欧美也一度被纵容,千百年来的性禁忌在消费社会被打破。这一点,在北欧国家尤其严重,消费社会对感官的放纵,是默认的。
性暗示无孔不入,广告情色逐步升级,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大众的消费偏好。
比如某航空公司广告,一字排开50位女性的臀部;再比如模仿性高潮的香槟酒广告,明显有挑逗意味的阀门广告、雨伞广告等,都是在打情色的擦边球,这可能会刺激消费,但也让情色失控于公众。
所以作者感叹,消费社会带来了人性解放和性自由,挑动人们欲望的情色元素,也因此大行其道。这是消费社会的月之暗面。
0x4:总结
- 在欧美消费社会,传媒和广告带来三点影响:制造消费信息、放大商业媚俗、利用身体符号。
- 情色诱惑被广泛用于吸引消费者,商业广告不断强化诱人的女性之美,同时试图美化性欲,无限接近情色边缘。
- 女模特展现的时尚和美,是功用性的美丽;刻意苗条的身材,约束了公众的审美倾向;广告情色逐步升级,消费偏好被进一步影响。
5、应当如何构建更美好的消费社会?
0x1:物质丰盛时代暴露出哪些社会问题?
建立物质丰盛的社会,是无数前辈先贤的美好愿望。比如,共产主义社会的三个核心特征,就是:
-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你看,排在首位的,就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也曾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增加物质财富,远离物质短缺,刺激消费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大方向是没错的。
不过,面对20世纪以来,全球更多经济体陆续进入物质丰盛时代,作者认为,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被充分暴露,如果不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单纯的物质丰盛,就有可能演变成人类灾难:
1、第一个问题,因欲望而刺激的暴力。人们因为物质欲望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于是激发起暴力心态
按理说,消费社会是对人性需求更充分的满足,大家的心态应当更平和。但实际上,消费社会也让大家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反而让不少人感受到现实的压力,焦虑不堪,心中的暴力也因此逐渐滋生。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饥寒交迫的人期望温饱,衣食无愁的人期望奢华。在物质丰盛的社会里,欲望可以不断得到满足,但又会不断经历失落。特别是当社会财富分配出现两极化,有可能激发底层以及中层阶级的潜在暴力性。
作者认为,这种暴力性,本质上是对富裕阶层的抵抗。但这又不同于那些落后国家或地区,因为贫穷、匮乏或剥削而滋生的暴力。贫穷带来的暴力是毁灭性的,是生存的争夺,是丛林法则。但消费社会的暴力,是一种欲望无法被充分满足的情绪反弹和极端行为。
2、第二个问题,是非暴力对抗的亚文化。部分群体面对无法进入权贵或财富阶层的现状,采取非暴力对抗,或选择各种亚文化
在物质丰盛的时代,虽然大部分人可以衣食无忧,但社会分层仍然不会被轻易打破。普通人要想改变阶层,除了走精英教育或创业逆袭之路,很难有其他途径。
对此有人认命,有人奋进;有人反抗,有人非暴力对抗。非暴力对抗者不满足现状,不甘心平庸,但反对暴力,于是走上特立独行的亚文化之路。
他们可能放纵身体和欲望,自愿变成无业游民;他们有可能反传统、反道德,更有可能成为涉毒、涉黑的人。
上世纪60年代,风行于欧美的“嬉皮士运动”,就是消费社会亚文化的典型。他们不修边幅,自由散漫,酗酒、吸毒甚至滥交。
但他们的叛逆,注定没有结果。要么真成为处于社会边缘的亚文化群体,要么在玩累后回归普通人生活。也就是说,这些非暴力的亚文化,最终会受到物质时代的现实约束。
3、第三个问题,是普遍的身心疲惫。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享受、财富积累和人生进阶的过程中,很容易身心俱疲
这几乎是消费社会无法控制的传染性疲劳,具体有三种表现,分别是:
- 消费疲劳:消费疲劳,是因为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无边无际,很难让人产生“这就足够了”的感觉。而与此同时,任何好东西所产生的消费满足,都会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也就是说买的好东西越多,你的满足感就会越低。
- 审美疲劳:审美疲劳,就是在各种情色诱惑的商业广告轰炸之下,性感和情色方面的感官刺激加强,人们的感觉越来越麻木。
- 价值疲劳:价值疲劳,是指人们在消费社会,无论怎么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都会产生对消费价值的怀疑,怀疑这一切努力的意义究竟何在。
因此,面对物质丰盛时代的三大难题:因欲望而刺激的暴力、非暴力对抗的亚文化,以及普遍的身心疲惫,有没有化解之道呢?
0x2:如何克制追求物质欲望的心魔?
作者以一部电影为例,讨论了这个问题:如何终结与魔鬼的协议?
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部无声电影,名字叫《布拉格的大学生》。可能有的同学也看过,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急于过上好日子的贫穷年轻人,在魔鬼的帮助下,与城中贵族女子一见钟情。但很快,两人因为阶层差异而分手。
年轻人心有不甘,于是魔鬼和他达成协议:给他很多钱,换取年轻人镜中的影像。之后,年轻人越来越成功,但再也看不到镜中的自己。后来他发现一个自己的复制品,在社会上胡作非为,这正是被魔鬼控制了的他的镜像。
但人们并不知道那是他的镜像。所以那个镜像的任何行为,都被视为是他的罪过。年轻人意识到了把镜像卖给魔鬼的坏处,决定收回镜像,但魔鬼拒绝终结协议。后来在和镜像的打斗中,年轻人打破镜子,毁灭了作恶多端的镜像,但他自己也倒下了,因为镜像连结着他的生命。最后他抓住破碎的镜片,看到镜中的自己,虽然生命消逝,但他找回了镜像。
讲完这个电影,作者说:镜像就是我们行动的意义,我们的行动,构成了一个属于我们的镜像世界,也是别人眼里的我们。
在电影的最后,魔鬼希望和年轻人再来一次镜像交换。年轻人只要交出镜像,就可以换回灵魂,但年轻人拒绝了。
在今天看来,《布拉格的大学生》这部电影,像是真人演出的寓言故事。作者详细引述这个电影,是想表达,消费社会对人们欲望的诱惑和对人性的扭曲,很难靠理性来完全扭转。也就是说,要自行终止我们对物质欲望的心魔,作者持悲观态度。
但他还是给出了解决方案。就像当年鲁迅先生呼吁“救救孩子”一样,在《消费社会》这本书中,作者最终寄希望于上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从物质享受中觉醒的欧美国家的年青一代。
为此他提到了在法国当代史上的“五月风暴”。当时,欧洲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问题、收入问题、社会福利和贫富分化等问题,引发普通民众,特别是底层人群的强烈不满。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是美国和越南的战争,而越南曾是法国殖民地。1968年5、6月间,一些法国学生向美国在巴黎的产业投掷炸弹,被法国警方逮捕。随即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交通中断,生产停顿,社会一片混乱。最终,总统戴高乐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才逐渐平息了事态。
作者认为,在这场运动中,法国学生明确反对物质生活带来的精神堕落,反对贫富分化,很多口号非常说明问题。
比如,学生们喊道:“消费社会不得好死,异化社会不得好死,我们要一个新的独创的世界,我们拒绝一个用无聊致死的危险去换取免于饥饿的世界”,“商品是人民的鸦片”,“不要改变雇主,而要改变生活被雇佣”等等。
对于法国年轻人的诉求,作者表示坚定支持。在他看来,消费社会的种种弊端,就是物质享受引发的价值观扭曲。而消费社会的各个环节,商家、传媒、广告、金融,都在为推销更多商品和服务而不遗余力。它们利用人性欲望,绑架普通民众,导致过度消费。因此,只有觉醒的年青一代,才有勇气打破这个类似于魔鬼协议的诅咒,让人重新回归本真,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0x4:总结
- 物质丰盛时代的主要问题是:因欲望而刺激的暴力、非暴力对抗的亚文化,以及普遍的身心疲惫。克服这些问题,才能避免灾难。
- 要终结消费社会的当代异化非常困难,仅靠我们的理性无法完全扭转消费社会对欲望的诱惑和人性的扭曲。
- 只有觉醒的年青一代,才有勇气和可能打破类似于魔鬼协议的诅咒,让人重新回归本真,超越物质,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6、思维脑图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ittleHann/p/1557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