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au 文章 这家公司打算用AI技术普及法律咨询服务|专访

这家公司打算用AI技术普及法律咨询服务|专访

IBM ROSS机器人

而在中国,法律服务资源分配不均、律师费用高企的现状下,很多当事人会选择亲自上场打官司,他们通常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描述案件,其中难免存在许多错误、模糊或冗余的信息,并带有主观色彩。如果使用这样的语言作为智能法律服务系统的输入信息,则会严重影响案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人们可以轻松听懂日常对话,但却很难能听懂法言法语,对于机器则反之”,韩晓晨这样描述法律行业的特殊性“,所以我们预先设定某一法律问题的咨询逻辑,模拟律师的思维过程,以界面提问形式向当事人采集案件信息,并请当事人在给定的各种案件情形中勾选适用于自己的情况,以此来确保法律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韩晓晨表示,每一个法律咨询流程背后都需要构筑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并需要完成生活语言和法律语言之间的转化,这需要计算机技术专家与法律专家进行深度配合,工作十分繁杂。

云律通“勾选式交互”问答流程,以及最终生成的咨询意见

由于法律行业的特殊性,目前法律AI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不在技术,而在于人员。能参与法律AI开发、对法律文本有较深研究的专家,他们的工时都非常昂贵。“系统后台需要构建一套套涵盖法律上所有可能性的庞大的思维导图,想找到处于职业成长黄金期的律师长期参与这样的合作,要比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困难得多。”

不难想象,如果这些律师将精力投入到各种案件上,他们的职业曲线会得到非常明显的跃升。而研发一套法律人工智能产品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产品又需要漫长的市场培育周期才可能投入应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必然缺乏足够的参与动机。

韩晓晨告诉我们,云律通选择凝聚年轻学者、高校校友律师及法律专家的力量来支撑研发。他们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开展合作,由北大争议纠纷解决研究中心的专家对系统进行验证,同时还与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智能法律服务系统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应用。

云律通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捐赠第一台机器人概念机,校长付志峰接收

便捷、精准的智能法律帮助

云律通智能法律服务系统的功能之一是作为案件预处理系统,用户通过系统生成标准法律文书后,可将此文书转交给律师进行后续处理。标准的文书不仅可以使案件描述更加精准,也能大幅减少律师与用户在前期沟通上花费的时间。如果案件规模较为简单,当事人还可以直接以系统出具的标准文书作为庭上的发言参考。

青亭网走访了一些法律服务机构后发现,目前北京地区实习律师的服务费已达到每小时600元左右,执业律师和合伙人律师的小时费率更是高到翻倍。相信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昂贵的。而云律通智能法律服务系统的收费仅有10元左右,还有很多免费服务提供,可以极大地降低基本法律服务的花销。

云律通法律服务收费低廉,且集成了实用法律工具

同时,云律通还可以对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进行大数据分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案件的特点,推荐具体案件情况下最适合的代理律师和管辖法院,力求提高案件的胜诉率,进一步节省当事人的司法成本。

目前,云律通已与北京市平谷区司法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智能法律服务系统嵌入平谷区司法局官方微信号,为43.7万平谷居民提供智能法律服务。同时还将向平谷区各司法所、法律公共服务大厅铺设搭载智能法律服务系统的律师机器人柜机,供居民获得便捷、精准的智能法律帮助,提升法律服务可及性。

云律通与北京市平谷区司法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推广有阻力,但前景明朗

斯坦福大学曾有报告称,法律将是人类最后一个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业。这不仅折射了行业特性所导致的研发难题,也体现在产品应用推广的过程中。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智能法律服务系统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阻力,其一便是用户对传统的法律人工服务模式的依赖。

韩晓晨坦言,目前人们确实更偏爱或是更信任真人服务,“就像很多人打10086时会直接按0转人工服务一样”。这样的行为惯性客观存在,培养用户习惯尚需要经历一个长线过程,相信未来人们会逐渐接受智能化的法律服务。

智能自助取代人工服务需要经历长线过程

另一个问题则可能出在律师行业内部,一些律师面对类似的智能系统出具的法律文书时,潜意识里会产生一种排斥感。“你在医院向医生咨询问诊,如果你和你的医生说‘机器人医生是怎样讲的’,相信对方心里也会不舒服”,韩晓晨这样形容道。

不过同时她也提道,虽然这些律师会有排斥感,但一份标准法律文书能为案件的处理过程带来很多方便,他们通常还是会选择进行参考。云律通也在积极与律师们开展合作,推广智能法律服务系统,争取早日减轻并消除这种来自同行的心理障碍。

对于智能法律服务系统的前景,韩晓晨认为还是比较明朗的。她提到,目前国内的法律服务资源并不平衡,虽然律师总量足够多,但经验丰富的大律师其实很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其他地区的人们虽然同样有法律需求,却长期受到律师资源和经济能力的限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律师“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情况。

传统律师服务费用高昂

韩晓晨说,“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借助智能法律服务系统在行业中形成的压力,倒逼律师增强自身职业技能,同时通过将法律服务的提供者从‘人’跃迁为‘机器人’,来降低法律服务的成本,调整法律服务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努力实现普惠的法律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a/231008003_395737

作者: 知澳头条

知澳资深作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766331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澳洲本地网站设计开发团队 超20人团队,悉尼设计开发14年 联系电话:1300766331 微信: XtechnologyAU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