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澳洲 文章 CCF ChinaSoft 2023 论坛巡礼|形式化方法教育论坛

CCF ChinaSoft 2023 论坛巡礼|形式化方法教育论坛


 

 

 

2023年CCF中国软件大会(CCF ChinaSoft 2023)由CCF主办,CCF系统软件专委会、形式化方法专委会、软件工程专委会以及复旦大学联合承办,将于2023年12月1-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大会主题是“智能化软件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学术、工业、教育、竞赛等分论坛活动40余场,期待您的参与!

目前大会火热报名中!早鸟注册(early-bird registration)10月22日截止,提前注册付费锁定注册费优惠权益。

CCF ChinaSoft 2023官方首页:

http://chinasoft.ccf.org.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官方注册通道:

https://conf.ccf.org.cn/chinasoft2023

63e2b386db5db1f75eea56e90995f0ac.jpeg

✦ +

+

论坛巡礼

论坛名称:形式化方法教育论坛

时间: 2023年12月2日下午14:00-18:00

地点: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3E会议室

论坛简介:

形式化方法教学在信息类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此类课程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具有内容抽象、知识点繁杂、应用难度大、学习曲线陡等特点。这对从事形式化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挑战。近来,有关我国的形式化方法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指出,亟待加强专业教育中形式化方法的教学内容和改革。为此,Chinasoft每年组织形式化方法教育论坛,旨在交流形式化方法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探讨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教学中加强形式化方法教育的途径,以促进形式化方法课程的教学发展。

日程安排

Schedule

b573a4d806676fada85a0eb4d3b2d047.jpeg

论坛主席

Forum Chairmen

4a50bb84e976f9787acdc2bc3a84327d.jpeg

赵永望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移动终端安全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信部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CCF杰出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安全、形式化验证、编程语言、嵌入式操作系统等,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工信部重大专项、载人航天工程重点项目等三十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相关成果发表在ACM TOPLAS、IEEE TDSC等期刊和CAV、FM、TACAS等会议上。

674530b0b7be7656cfb0edf79c0b4ea9.jpeg

田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曾获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优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资助,获教育部和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担任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为系统软件与可信保障。

论坛嘉宾

Forum Guests

3f52c172d5af115a5fc4da613e428919.jpeg

傅育熙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1992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1994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任职,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内容涉及程序理论、并发理论、等价性验证、可达性理论、交互理论。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0-2009年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主任,2001-2013年任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学术兼职有:上海高校软件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10-2014)、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2015-2018)、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3-2017,2018-2022)。是Mathematical Structures in Computer Science的编委。傅育熙讲授的《计算复杂性理论》课程获得“2019年度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

报告题目:

学以思之,问以辩之

报告摘要:

基于报告人几十年的教学经历,特别是教授《计算复杂性理论》这门课的经历,谈谈一些教学感悟。

c6d866b6fe4ff752dbbe7bf416b9d991.jpeg

马殿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计算机学院院长,软件开发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计算机类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主任,计算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2019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教育奖”,2020年获北京教学名师,2021年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05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一等奖(2),2009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2014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主讲《离散数学》获国家一流课程。

报告题目:

以计算为认知模型,探索离散数学教学新方法

报告摘要:

以计算为认知模型,将离散数学中主要概念、运算及关系表达为计算(python程序),探究其主要性质和定理。数理逻辑作为形式化方法的基础,用计算方法研究逻辑的语义以及逻辑证明的正确性自动验证方法,用计算方法探究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对于集合论、图论以及代数系统等,用计算方法生成数据复杂且规模大的案例,实现直观易于理解的解决方案,进而为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奠定基础。

cf1f344de3758f1312863ea8e879a4e2.jpeg

刘万伟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形式化方法、理论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TSE、ICSE、CAV、TACAS、ASE、TQC、TKDE、IJCAI、NeurIPS 等国际期刊、会议上。从教十余年来,系统的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离散数学、抽象代数、数理逻辑、计算理论、计算机逻辑学、计算系统形式分析与验证等课程,出版教材三部。

报告题目:

浅析 TCS/FM中重要思想与意识的教育

报告摘要:

TCS/FM是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交叉领域。在相关领域的教学中,除课程知识体系这个维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思想、方法贯穿于多个课程体系。在该报告中,讲者希望分享 TCS/FM 课程体系中若干重要思想(如:对角线方法、归约、归纳、递归/不动点、分类等)的教学/教育问题,并讨论某些重要意识(如:类比、近似、推广等)的培养问题。

8b5212b0ba121ede7b9ff6b3715dde79.jpeg

蔡少伟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担任EDA2组织的《EDA白皮书》形式化验证方向主编。主要研究约束求解、硬件形式化验证。首次解决了AAAI1997命题逻辑推理与搜索十大挑战的第七个挑战问题,获得SAT 2021最佳论文奖,首次提出支撑整数算术理论SMT问题的随机搜索方法。在国际SAT比赛获得多个金牌,蝉联近两年的并行赛道冠军;在国际SMT比赛获得多个冠军,蝉联近两年Model Validation赛道“最大领先奖”和“最大贡献奖”;带领团队研发了整数规划求解器,刷新了多个难解实例的求解记录,研发了等价性验证工具和模型检测工具,在EDA比赛和密码比赛中多次获得冠亚军。发表了50多篇CCF A类论文。研究成果成果应用于芯片验证,云计算故障检测,银行权限系统等重要场景。

报告题目:

关于“约束求解公开课”的思考

报告摘要:

近两年,我们组织了两届约束求解公开课(当时名为约束求解训练营)。相对于第一届公开课,2023年的约束求解公开课在授课内容上更加聚焦,聚焦于SMT算术理论和神经网络验证;在参加形式上更加开放,采取线上线下+网络直播的方式;不变的是,课程依然采取较长周期的授课,共35课时,每周半天。学习约束求解公开课的人数也从第一届的2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模式,借此机会和各位同仁一起分享其中的经验教训和我们的思考。

79f8678f7c4860a0cce3a68321f5c61d.jpeg

陈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1982年获浙大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本科学位,1984年获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理论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方向硕士学位,1998年获巴黎第七大学计算机系理论计算机专业类型理论方向博士。研究兴趣:形式化工程数学,飞行控制,高阶定理证明器,程序语言,基于模型的开发技术,类型理论,程序验证,硬件形式化验证,CPU自动生成,函数式硬件描述语言,PLC程序测试,加密算法。在POPL,IEEE Trans. On Computer, IEEE Trans. On CAD,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软件学报》等国际国内顶级会议和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OCaml语言编程基础》,编写《EDA技术白皮书》第12章“Lint代码检查工具”,开设本科生课程《函数式编程语言/EDA布局布线》,和研究生课程《形式化工程数学/EDA逻辑综合》。

报告题目:

探索基于 Coq的工程科学教学体系

报告摘要:

基于高阶定理证明器Coq的形式化方法正在成为计算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构件。传统的工程科学教育体系的公共基础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分方程。这些数学基础理论为各个工程科学分支提供了通用的建模和分析工具。而Coq的出现,为工程科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公共基础。Coq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程序的形式验证工具,而且是一个工程科学的形式化建模和分析工具,具备一个同工程数学相似的功能。因此它可以成为工程科学教学体系的公共基础课程。这一报告将简要介绍Coq在工程数学,芯片设计,EDA,量子计算,控制系统,AI编译器领域中的发展潜力。并说明为什么Coq可以演变成工程科学教学体系的基础课程。

fb89b8714ec27ae22bf0a7b038dc8fdc.jpeg

王昌晶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研究方向为高可信与智能化软件。江西省赣鄱俊才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学术领军人才,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CCF高级会员,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形式化方法专委执行委员。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访问学者。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了 60 余篇论文,包括CCF A类国际顶级期刊会议ASE、ICSE、TOSEM、TSC,CCF A类中文学术期刊软件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8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

报告题目:

函数式编程思想驱动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基础理论素养提升初探

报告摘要:

经过近年来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一线教学,团队探索函数式编程思想驱动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基础理论素养提升教学改革,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具体包括“四维坐标”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2+2”培养方式的探索、“3个细化”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复杂问题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和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群的辐射。基础理论素养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思维能力的科学训练。通过提高研究生逻辑思维、计算思维能力来有效提升研究生基础理论素养,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01ac42819360c7b80faaa89c1b1ad515.jpeg

David Sana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r. David Sanan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 received his M.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his Ph.D.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laga, Malaga, Spain, in 2003 and 2009, respectively. His research interest covers formal methods applied to many applications, from programming language semantics to software verification. In particular, David has been working during the last years on using formal methods for real-world applications like quantum computing, certification of smart contracts, and the verification of security micro-kernels in the Aerospace and electric vehicle domain.

报告题目:

Teaching Formal Methods: from Deductive Verification to Model Checking

报告摘要:

In this talk, I share my experience teaching formal methods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third year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gramme at th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course is part of the module 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and in 6 weeks, the students learn deductive verification and model checking. Although we teach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se techniques, we mainly focus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ormal methods using Frama-C and the Spin Model Checker.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s to teach these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in a short period: we use blended learning, combining pre-recorded lectures, crafted text material for the topics and laboratory sessions in which the students work during the week on several assignments that are tested with quizzes. Despite the difficulty of the subject and the short amount of time available, the students can grasp the foundations 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 with the tools.

b28b0e63f2bb096a8fe20252871a9d1d.jpeg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pengxin_ce/article/details/133627453?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9900313416800213030055%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blog.%2522%257D&request_id=169900313416800213030055&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blog~first_rank_ecpm_v1~times_rank-17-133627453-null-null.nonecase&utm_term=%E6%BE%B3%E6%B4%B22023

作者: 知澳头条

知澳资深作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766331

邮箱: info@getau.com.au

澳洲本地网站设计开发团队 超20人团队,悉尼设计开发14年 联系电话:1300766331 微信: XtechnologyAU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