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来看:一个完整的系统由输入和输出组成,人体也不例外。人的输入系统一般称为感官系统,主要由口耳眼鼻舌和皮肤组成,它们对应于味觉、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生而为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主要来自于上述感官系统。人的输出系统主要是声音和动作,声音表现为语言,动作表现为击打、推搡、手势、眼神、敲击(键盘)、书写等。
随着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把外部世界分为两类: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真实世界里有我们熟知的一切: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陪伴我们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小到苍蝇蚂蚁,基因分子,大到山川河流,宇宙星辰……这里面有需要我们运用一切感官来感知的事物,也有一些我们即便运用所有感官也无法感知的事物。虚拟世界则要简单得多,虚拟世界里虽然也能够模拟出上述真实世界中的一些事物,但是其表现形式却比较单一:截止到目前为止(2022年5月4日),大众所熟知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只有声光系统和少量的激发触觉的系统。例如,常见的VR眼镜,主要是画面和声音以及手柄的震动交互,其输出是画面,声音和震动,输入是点击按键或者手势识别。所以说,虚拟世界主要是从声光的角度来模拟真实世界。
目前来看,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是分明的,并且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几个论断:
(1)虚拟世界是真实世界的映射;
(2)虚拟世界是人创造的,真实世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虚拟世界来源于我们,我们来源于真实世界;
(4)真实世界大于虚拟世界;
(5)目前来说,虚拟世界只对人有意义;
如果说真实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如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条河流,那么它有形状、有颜色、有质量,有独立的边界,组成真实世界的每一件物体都有它存在的痕迹,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产生独特的变化,可能会腐烂、会缺损、会干涸,会从一个事物变成另一个事物,树叶腐烂变成泥土,石头破碎变成砂砾,河流干涸长满杂草。随着人的到来,真实世界的变化也更加迅速,迅速消失的大型野生动物,整齐排列的小麦和水稻,一栋栋房屋和笔直马路两旁的高大白杨,都宣示着人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关于真实的定义也随着人的到来迎来崭新的一页。
地球表面被划分成了七大洲、四大洋,不同的人群和土地被划归在了不同的国家,国家内部又划分了更细致的单位,每一个单位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是人赋予了不同单位间确定的边界。在这里,如果没有人的出现,地球就是一个星球,有山有水有植被,但是没有中国的熊猫,没有澳洲的考拉,没有美洲的车厘子,也没有欧洲的阿尔卑斯,它们只是一只熊猫、一只考拉、一颗车厘子、一座阿尔卑斯。人在原始真实世界的基础上扩展了真实的边界,让世界的真实性更加符合人的认知,更有利于人对于真实的理解。
随着我们的讨论,不可避免地跨进了哲学的范畴,即关于真实的定义问题。原始世界本身是真实的,这无可辩驳,但也仅此而已,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如果不想就此卡住,继续深入探讨下去,就免不了看看我们究竟在说什么,我们说话的基础是什么。我们的语言的基本构成是主谓宾、定状补,其中主体是名词和动词,名词是对万物的的概念抽象,动词是对万事的逻辑抽象,而语言就是对各类事物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说明,我们探讨的基础就是语言。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世界是最真实的,但也是我们生而为人却无法深入理解的,有了语言的加持,我们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甚至尝试去创造一个新的虚拟世界,但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的。例如各类小说、电影。
人不仅通过语言映射了真实世界的存在,再建了一个存在于人类脑海中的真实世界的模型。与此同时,人在对自然世界进行改造,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村庄和城市,尤其是城市。想象一下,一个人类的新生儿在九楼的产房里诞生了,她睁开眼睛,看到带着护士帽的小姐姐,婴儿车车,毛毯,灯光,墙壁、有规律的栅栏影子……目之所及都是人造物,如果人本身也算作人造物的话,那就是无一例外。当她学会走路,看到路边的草坪、花坛、景观树,精挑细选的美丽花花,她的妈妈会伸出手指慢慢地告诉她:呐,宝宝,这是花花,那是草草,还有大树,这就是大自然,这就是真实。可能妈妈也忘记了,花花是摆放过的花花,草草是是修剪过的草草,大树是培育过的大树,这是大自然吗?这是人类的自然景观。
城市是真实的吗?是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人们建造的理想聚居地,它是一切人造物的发散点。夜晚的时候,透过飞机的舷窗,根据光照强度和范围的大小,你能够分辨出城市的规模,商圈的分布,一个个闪亮的光点宣示着它的真实存在。不过你一转身,它又不见了。
终于,我们意识到:真实的城市,人类文明的象征,因为你的一个转身,就不见了。
真实性?究竟是客观世界的存在,还是主观意识的想象?作为人来说,真实性当然就是主观感受的真实性,否则,真实性于我而言有何意义?在我存在之前,万物皆无,在我泯灭以后,无法想象。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我的存在?此时此刻的我无法回答,因为我已经存在了。法律意义上的我无法回答,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记忆。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我有记忆,我身边的人也和我有着一些重叠的记忆,我的祖辈们创造的社会中存在着关于我的一些”记忆”。如果把我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我依然知道我是我,这完全依赖于我的记忆,这个时候的我对于自己来说,完全是在记忆中拼凑出来的我(一个身体加上一些记忆),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名字,一个脸庞,或者几句话,几个眼神,几个微笑,当然他们会根据仅有的信息在自己的资料库中搜集,根据他们的已有认知对我进行人物画像,虚构出一个他们想象中的我,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再进行调整。
无论客观还是主观,只要我们要去探讨它,都有一个概念始终挥之不去。客观的世界,我们通过语言构造了一个模型,主观的世界,我们通过对客观世界模型的解剖和重组,演示了各种其他的可能性。客观世界的模型是通过动名词的固有组合来描述的,主观世界的模型是我们尝试其他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实际上我们对于模型的构建和重组,本质上都是对于信息的处理。换一句话说,我们对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探讨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于我们能够收集到的相关信息的处理过程,有效信息的总量越大,探讨的方法越好,得到的结果也就越能让我们感到满足。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处理信息的手段越来越成熟,从一开始的描述真实世界,演化成虚构想象中的虚拟世界,甚至于通过一些真实世界的手段来表达虚拟世界,这依赖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出现。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并不是虚拟技术,相反的,它是一种把虚拟映射到现实的技术,是人类对于自然改造的又一次升级,它的目标是把人们理想中的空中楼阁转化为现实。例如VR眼镜,仅通过声音和画面,就能够让人足不出户游览世界各地,坐在卧室里感受演唱会的激情喧嚣,疫情完全不会影响你的影院式观影体验,还可以多人联机,实现你在电影院里高谈阔论的理想,过山车、滑翔伞、私人飞机,动动手指就可以搞定,仅通过声音和画面就可以让你体验到失重的真实感,游戏体验更不用说,完全给你换一种生活,无论你想的是哪种游戏,通过虚拟技术都可以得到满足。
目前的VR还处于发展阶段,通过主要的声光刺激来满足人们的初级需求,但是,VR作为人类从真实走向虚拟,再从虚拟走向真实的重要一环,必然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前文所述,VR接下来的发展除了继续优化人们对于声光刺激(视觉、听觉)的体验以外,还将着眼于对于嗅觉、味觉,尤其是触觉的开发,这是VR的输出,VR的输入也同样重要,所以说,基于人的感官系统的发展以及对于声音和动作的捕获和解析是制约VR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没有之一。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uding/p/1622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