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归零
如果在死亡之前没有将赚到的钱花完,那么剩下那些没花完的钱,就是你白白浪费的生命能量。
60岁以后,虽然医疗开支变大,但娱乐,衣物的开始会变小,总体上开销会越来越少。
如何“死前归零”呢?
1、使用寿命计算机,估算你的寿命。
2、购买年金,它能让你一直领取金钱,直到去世的那一天。
如何避免没钱花?
追踪身体状况,了解仅够你生存下来的成本是多少,计算逾期寿命,就能得出从现在到生命尽头你所需的最低开销。
那孩子们怎么办?
就所考察的几个收入群体来说,“遗产继承人”的“高峰”年龄都在60岁左右。
如果你一直等到死后才让子女继承遗产,你就相当于“听天由命”了,我称之为“三个随机”:在随机的时间,将随机的财产数量,给予随机的人(因为谁能知道你的继承人中,哪些在你死的时候还活着?)。随机,怎么可能是为他人着想呢?
事实上,完全听天由命将大大增加一种可能性:无论你能给予子女什么,都会因为太晚给到,而对他们的生活并无太大帮助。
如果金钱的最佳效用期(金钱能带来最大用处或快乐的时间)发生在30岁,那么你在30岁时,用每一分钱都能买来等值的快乐。到你50岁时,金钱的效用大大降低,你花同样的钱,所获得的快乐却大打折扣。你在身体健康、活力四射的30岁时花1美元就能获得的快乐,此时需要花更多的钱(例如1.5美元)才可以得到。
一旦你的财产足够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那么,你继续去工作赚更多钱,实际上可能是在消耗给子女的遗产,因为你与他们相处的时间变少了!你越是富有,这一结论可能越是正确。
平衡人生
一个人“享受金钱”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此话怎讲?想想那些弥留之际卧床不起的人,你就非常清楚了。他们已虚弱到难以动弹,可能要插管喂食及使用便盆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他们躺在床上除了回忆往事,别的什么也干不了。就算给他们一架可以满世界飞的私人飞机,他们也哪儿都去不了。无论他们的存款有100万还是10亿,都无法真正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更多快乐。
在生命的起点与终点,钱几乎都毫无价值。
如果用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享受金钱买来的人生体验的能力,就可以得到一条享受能力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所有人的身体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差,而财富多半会增长,因为人们的存款会越来越多。但是,每况愈下的身体会逐渐限制你享受财富的能力,因为你无法消受的体育活动将越来越多,无论你在上面花多少钱都是如此。
上述思想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显而易见:如果你在某些年龄享受人生体验的能力更强,那么你在这些年龄花更多钱就理所当然。因为相比于80多岁,10万美元在你50多岁时价值更大,而你的目标是让财富及人生都能“物尽其用”。因此,至少让80多岁的你匀一点钱给50多岁的你使用,这才符合你的最佳利益;
结论就是,在某些年纪花更多钱理所当然,因此,根据年龄相应地调整支出与储蓄平衡也是理所当然的。
真正的黄金年华
要想拥有极致人生,人们需要三种基本要素:健康、自由时间以及财富,可问题在于它们很难同时兼得。年轻人很可能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和大量的自由时间,但是他们通常没有很多财富。六七十岁退休后,又来到另一个极端:拥有大量时间(并且通常比年轻人更富有),但不幸的是身体变差了,比起年轻人,他们享受时间与财富的能力降低了。
那么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情况如何?我将这段时期视作真正的黄金年华,因为这一时期通常很好地结合了健康与财富。例如,35岁的人依然足够健康,25岁能做的事此时大部分还能做,但收入通常增加了很多;40岁(甚至再大一点,如50岁)时,身体状况通常比30岁时稍差,但是依然很不错,一般情况下,收入也比25岁或35岁时更高。因此,年纪不上不下的中年人面临一个问题:时间捉襟见肘——如果有小孩就更是如此。时间不够成为他们获得正面人生体验的最大阻碍。并不是说孩子不能带来正面人生体验(他们不仅可以,数量还不少),而是说父母的时间都被换尿布、开车送孩子去学这学那及照顾一大家子人占用,留给其他体验的时间就少了。就算没有小孩,但是比起20多岁,你要花更多时间工作赚钱,那也是殊途同归。
每个年龄都拥有不同的健康、财富及自由时间的平衡状态。充实人生要求三者的数量合理搭配,因此建议用丰富的资源(例如财富)换取另外两种(例如花钱买健康或自由时间)
不要随波逐流
如果你花钱摆脱自己不喜欢的任务,你就同时减少了负面人生体验的数量、增加了正面人生体验的数量(因为你腾出了更多时间)。如此一来,人生的快乐怎么可能不增加呢?
分段人生
无悔人生
一个人的一生中,过度的延迟满足及由此产生的悔恨,不会只发生一次;相反,在你人生每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从高中时期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美好未来,只知道埋头学习而牺牲太多,错过无数青春期的快乐,到中年时期为了一次又一次的升职,只知道永不停歇地工作,而一再错过自己青春期孩子不能重来的成长。有时候,人们在机会窗口关闭前一刻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在自己孩子准备“离巢”时才幡然醒悟;有时候,终于醒悟却为时已晚、无可奈何,只能下定决心在下一个人生阶段再来弥补。
澳洲有一个名叫布罗妮·韦尔(Bronnie Ware)的姑息护理师,她的工作就是照顾生命仅剩数周时间的病人。她跟病人谈论“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话题,并发现了最为常见的五大遗憾。
她的病人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勇敢地过一种忠于自己的生活,而是活在他人的期望里。这是一种没有追逐梦想,未能实现自己梦想的遗憾。如果你忽视生命中真正看重的东西,反而去走日常文化强加给你的那条道路,那么,你在临终之时很可能会后悔莫及。美国文化往往看重努力工作和赚钱,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价值(例如休闲、冒险及人际关系)
第二个遗憾有点类似,即“我希望我工作别那么努力”。这实际上是韦尔的男性病人最遗憾的事。这与我宣扬的理念不谋而合。韦尔写道:“所有我照顾的男性都深深地悔恨自己在人生中太多时间都只是一部工作机器。”女性也会有这样的遗憾
当某个东西让人感觉无穷无尽时,我们往往不会珍惜。但现实却是,你人生各个阶段拥有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且绝对不是无限的。
“时间分段”的启示
时间分段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可探索一个人期望的人生的大致轮廓。接下来我将推荐具体的做法。画一条你人生从现在到死亡的时间线,分成5年或10年的间隔,例如从30岁到40岁,或者从70岁到75岁,每一个间隔就是一个时间分段。
然后,思考一下你人生绝对想要达成的关键体验,即活动或事件。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我发现将梦想写下来列成一个清单很有用。清单不必很完整。
你的清单将是你自己对“我是谁”的独特表达,因为正是你的人生体验造就了你。画个重点:你在列清单时,不要担心钱的问题,这个时候钱只会让你从想象理想人生的总体目标中分心。
一般来说,利用时间分段的方法能让你意识到,有些体验在特定年龄去实现会更好一些。例如,在年轻的时候体验登山及观看喧闹的演唱会,乐趣将多很多。毫不意外的是,对体力要求最高的活动多半落在时间线的左端(较年轻时)。你不太可能在80岁的时候还经常滑雪。
万物有时:时间分段vs.愿望清单
前述清单与所谓的“愿望清单”恰恰相反,愿望清单通常是把一个人在生命终结之前想要做的所有事情全都罗列出来。从传统来看,往往是年老的人才会列愿望清单。他们在感觉死亡临近时开始拉单子,列出那些至今都没有尝试、但是感觉必须立马实现否则就来不及了的事情。
与之相反的是,将目标分配到不同时段是一种主动掌控人生的方法。实际上,你是在展望未来几十年的人生,尝试规划想要实现的各类活动、事件及体验。时间分段是主动的,你可以借此规划人生;愿望清单是突然开始与时间赛跑,要被动得多。
如果没有金钱限制,最佳的情况是你大部分体验发生在二三十岁身体最好的时候。但现实中,大部分人的支出集中在中年。
你如果觉得为整个人生做时间分段有点吃不消,可以只做三段,覆盖未来30年。你可以一直往自己的清单添加项目,只是要赶在年龄和健康还不成问题之前。
了解你的峰点
首先,想一想你现在拥有的一切,从你住的房子到你收集的棒球卡,从你股票的价值到你钱包里的现金,这些是你的总资产。如果你有债务,例如学生贷款、房贷或者车贷,那就用总资产减去贷款总额,剩下的就是你的净资产。
这是理解“峰点”的一个关键:你的净资产是随时间而变动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如此。你在人生很大一部分时间,特别是刚起步时,都是赚多少就花多少。
但随着你一点点还清学生贷款,再假设你的收入涨得比支出快,那一般来说,你就能存下钱了,这也就意味着你的净资产将开始增长,由负变正,而且会越来越多。
我的建议是,你应该找到自己人生净资产达到最高的那个特殊节点,我将这个节点称作你净资产的峰点,或简称为“你的峰点”。
为什么会有一个峰点?为什么你的净资产不能一直增长?首先,请记住,从我的角度看,你的首要目标是最大化人生充实感,是尽可能将生命能量转化为体验积分。在身体状况必然变差、死亡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这要求你将金钱与自由时间最优分配到合适的年龄。
但是,之所以要有一个净资产峰点,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你的目标是死前归零。如果你的净资产一直增加,60多岁的时候在涨,70多岁的时候还在涨,之后继续涨,那怎么可能实现死前归零呢?所以,到了某个时间点,你就必须开始动用存了一辈子的钱;否则,到最后你的钱就花不完,这意味着,你本该拿到的一些体验积分却没有拿到。
但是,你的钱够吗?
在你开始考虑消耗自己的财富之前,你必须确保自己拥有足够余生使用的财富。这是一条重要的提醒,因为许多人没有为退休存够钱。尽管我希望敦促所有人尽可能多地体验,但我不想鼓励不负责任地花钱。只有对那些存款达到一定阈值的人来说,将峰点看作一个日期,而非一个数字才是好建议。
该阈值是基于避免最坏的情况(人还活着,钱已经用光),在没有其他任何收入的情况下仅够生存的存款数额。一旦达到这个阈值,你就无须工作赚钱,而是可以谨慎地动用存款了。
这个阈值是多少呢?这因人而异,因为生活成本取决于你居住的地方及其他一些因素。如果你除了自己还要扶养其他人,存款显然要比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要多。但是,对所有人来说,生存阈值既取决于你每年的生活成本,也取决于你的预期寿命。
举例来说,假设你每年的生存成本是1.2万美元——不可否认这真的很低
我们再假设你现在55岁,并且预期寿命计算器告诉你能活到80岁,所以你的钱必须够你生活25年(即剩余寿命为25年)。那么,你现在需要多少存款才够度过余生?
一年生活费×剩余寿命=12,000×25=300,000(美元)
再强调一次,这并非最终答案。你需要的真实存款数额实际上要比300,000美元少得多。原因何在?因为你的存款不会就静静地待在那里,等着你一年又一年地消耗。假设你用这笔钱投资一个典型的股票/债券组合,那你通常可以赚到钱,也就是说,即使你不再工作也能有收入。
方便起见,我们可以假设利率高出通胀率3%,然后将这个利率运用到以下的例子之中。
假设你最初的存款是212,000美元,你第一年花了12,000美元。那么一年之后你还剩多少钱?答案是不止200,000美元,而是接近206,000美元,因为就算你在年初就一次性取出12,000美元(因此这12,000美元无法获得收益),剩下200,000美元按3%的收益计算就是6,000美元。
这笔固定的年度取款是一种年金(很像你从保险公司购买的年金),有一个专门的公式(称作“年金现值公式”)计算你刚开始需要多少钱才能产生一份特定的年金。[插图]如果把上面这些数字代入该公式,你会发现初始的212,000美元几乎可以帮你撑到最后。(准确地说,如果利率为3%,每年取12,000美元,那么你最初需要213,210.12美元。)每取一笔钱,你的初始金额就会缩水,只是缩水程度没你想的那么多,因为利息会补回来一些。
那么这个比例是多少呢?按照简单的经验法则,我建议为70%。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这个比例刚刚超过71%(因为213,310.12是300,000的0.717倍)。如果利率再高一点,你所需的存款占比还要更低一些。例如,如果利率变为5%,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你只需要173.426.50美元,换算下来占比不到58%。当然,如果利率为零,那么余生所需金额(全部300,000美元)就只能都靠存款了。
因此,将生存阈值的计算总结为一个基本公式:生存阈值=0.7×一年生活费×剩余寿命
请记住生存阈值是最小值。一旦你存够生存阈值的钱,你很可能还不想退休,对你来说,基本生存阈值所能保障的生活质量可能不够好,你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继续工作赚钱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这个时候,你至少可以安心地考虑动用存款的可能性。一旦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你就可以开始将净资产峰点看作一个日期而不是一个数字。
认识你的峰点:是日期,而不是数字
我们许多人的思维方式被训练成这样的:我们动用存款的计划应该以数字为准,即一旦存款达到一定数额,就能退休并依靠存款过活。至于这个数额应该是多少,各种建议琳琅满目。最偷懒的一种建议是让所有人都朝着一个单一的数字努力,例如100万美元或150万美元,也不管你是谁或者你住在哪,统统如此,这显然错得离谱。(100万美元的存款怎么可能同时适用于一个身体健康喜欢满世界旅行的旧金山人,以及一个性格安静、不喜欢离家的奥马哈人?)真正的退休专家绝不可能给出一个一刀切的数字。
相反,专家会根据你实际的生活成本、预期寿命以及预期利率(例如典型的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年化回报率4.5%),因人而异地给出建议。有些顾问甚至会考虑到从你退休之初到生命尽头,你的支出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他们会告诉你,相比于退休之后十几二十年,你退休之初(活力之年)将需要更多钱。
传统上,人们在停止工作之前持续增加净资产,即使在退休之后,也害怕动用太多本金。但是,为了让辛苦赚来的钱发挥最大效用,你必须早一点动用存款(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在45—60岁开始消耗存款),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上的死前归零。
要大胆,而不是愚蠢
当你没什么(或只有很少的东西)可失去时,去搏一把
非对称风险:可能成功的收益远大于可能失败的损失
面对非对称风险,大胆一点抓住机会完全在情理之中。极端的情况是,当损失微不足道(或者不存在,也就是“没什么可失去”),而收益非常高时,放弃大胆的行为实际上风险更大。试都不试一下,可能带来情绪上的损失:一辈子都生活在悔恨之中,想着如果我当时尝试了会是什么情况呢?就算没有成功,抓住机会的好处也总是包含情绪收益。全心全意追逐一个重要目标会带来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无论结果如何,都会从中获得许多正面回忆。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回忆红利”:无论你在何时回望自己的人生,你都会正面评价自己的行为。换句话说,就算最终结果不如预期的体验,也会产生正面的回忆红利。
那要是我厌恶风险呢?
我能理解一个人的成长背景会让这个人变得小心谨慎。每个人的风险容忍度不同,是很自然的事,也没什么问题。我不会建议你应该冒多少险,但是我要说的是如下三点。
第一,无论你能忍受多大的风险,无论你打算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多么胆大的举动,一般来说,早一点行动对你更有利,利多弊少。
第二,不要低估无所行动的风险。保持现状而不是大胆冒险,感觉很安全,但是想想你可能失去的东西:如果你能更大胆一点,会不会过一种不同的人生?你获得了某种安全感,但也失去了体验积分。例如,你要知道如果回避某些风险,你将获得7,000点体验积分,而不是10,000点,这意味着你的人生充实感少了30%。如果你觉得少掉30%充实感是值得的,因为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好吧,这也没毛病。
第三,我要提醒你的是低风险容忍度和单纯的习惯性恐惧。恐惧往往会让你夸大实际风险。如果你对大胆举动已形成下意识的恐惧反应,那你应该仔细想想最坏的情形。然后,当你想想自己拥有的所有安全网之后,从失业保险、可以应对各种灾难的私人保险,到家人可以提供的略显老套但有用的帮助,最坏的情形很可能就没你想的那么糟了。
数百万人每周去教堂或寺庙,希望自己能接近耶稣或摩西,还有更多人效仿穆罕默德,可是大部分情况都收效甚微。这很合理,人无完人,我们中间最高尚的人也未必时时善良,时时明智,时时勇敢。但是,追随这些“典范”,我们确实不至于迷失方向。我们至少会变得更善良、更明智、更勇敢一点。死前归零这个目标也是如此:就算再努力,你也永远不可能严格实现,但是比起完全不尝试,希望你可以“虽不中亦不远”。所以去吧,不仅要度过最充实的一生,还要珍惜你仅有的一次人生。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xc917563264/article/details/131167311?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9287040316800211530208%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blog.%2522%257D&request_id=169287040316800211530208&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blog~first_rank_ecpm_v1~times_rank-8-131167311-null-null.268%5Ev1%5Ekoosearch&utm_term=%E6%BE%B3%E6%B4%B2%E7%94%9F%E6%B4%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