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Age的历史:
New Age <新世纪> 又指The Aquarian Age (水瓶座時代),西方神秘學認為現在是一個轉型期,正準備進入「水瓶座時代」。「水瓶座」象徵人道主義;人類由追求社會的、物質的、科技層面的進步,將演進到注重「心靈」、「精神」層面的探索,找到超越人種、膚色、民族、國籍以及宗教派別的人類心靈的共通點,認知人類的「同源性」和「平等性」,從而達成四海一家與和平的遠景。
New Age Music作为20世纪纯音乐的最大发现,来自于一种可以带来内在平静的审美观点。通常来说,它们是一些带着新世纪哲学理念的和谐与非破坏概念的唱片,它们可以鼓舞精神上的超脱和生理上的治疗,其中一些唱片既能给我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又能给我们以精神上的恢复,更有一些音乐家,通过他们特别设计的音波和“无污染构思”音乐理念来使听者的精神境界升华。
新世纪音乐是新世纪哲学的对应,它包容从现代轻松音乐一直到冥想型灵魂探索音乐。
新世纪音乐采用电子乐器,包括西方与非西方的乐器,及偶尔的歌唱,创造缓和的旋律来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
为寻求精神治疗和超越,新世纪音乐人时常借用非西方音乐的元素–就像新世纪哲学对非西方哲学的吸收一样。
一般認為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 於70年代興起,至80年代中逐漸成熟。1973年,一群多半是素昧平生的音樂工作者,因在舊山舉辦的The San Francisco Festival in Honor of Comet Kohoutek而得以交流。這次音樂節讓音樂工作者,如Joel Andres、 Steven Halpem 等人發現即使他們從前末曾交流及合作,但大家的音樂創卻有許多共通之處。他們的音樂同時是以冥想與心靈層面為出發點而創作,由於這種音樂風格跳脫過去人類所有的音樂型態,於是人們將這種音樂定名為「新世紀」。
New Age 早期的音樂形態是以環境音樂 (Ambient Music) 為基礎演變而成。也有人稱環境音樂為自然音樂、綠色音樂等。New Age Music錄製過程大多以自然聲響及旋律構成,其音樂形態受風行於70年代後期的Fusion (融合音樂,即爵士樂和搖滾樂結合的風格) 樂風所影響,因此New Age Music會如Fusion Music一樣,在音樂當中加進了電子合成音效,如使用回音、電子樂的迴響(Reverb)以及其他利用空間創造出的聲音技巧,營造極其優美的曲風,模擬幻化的空間質感。
80年代之後, 許多年輕樂手 (搖滾派/融合派) 放棄了電子音樂的華而不實,重投Acoustic (即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人們開始放棄了物質世界的追求,投向追求理性自然的生活,追尋心靈的滿足。因此80年代中期,以尋求心靈與自然滿足的New Age Music發展已經逐漸成熟, 不僅延續修身的冥想,並且不斷加入重視環保、闡揚人文思想、關懷世界的理念,因而奠定它自成一派的寬大視野。
1994年來自德國「謎」(Enigma)樂團推出了一張充滿新世紀色彩的葛利果宗教音樂,在全球創下千萬張的銷售量,奠定 New Age 的地位,和古典樂、流行樂鼎足而立於吒當今樂壇。在當時,可謂音樂界最大的震撼,音樂界人士都認為新世紀音樂的時代終於來臨了。
以寧靜、安逸、閒息為主題的New Age Music ,純音樂作品佔的比重較多,有歌唱的佔較少。New Age Music可以是純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電子化的,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New Age Music 很多時與音樂治療有關,不少New Age Music 說可以治病,也有不少與打坐冥想有關,這與New Age 思潮哲學有莫大關係。New Age Music通常被視為頗為中產階級的音樂,Windham Hill 是最具代表性的New Age 唱片公司,New Age 代表樂手有Enya(恩雅)、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喜多郎) 等等。
New Age的特点:
合音 (Harmony):
New Age Music的基礎是合音與和諧音,並非僅用大和弦而不用小和弦,但會摒棄部份爵士與搖滾的發音方式,以避免不和諧與不悅耳的樂音。New Age所用的和声大部分是相当和谐的,不协和音在New Age中使用甚少。这也是为何New Age听起来与人非常祥和之感的原因。
旋律 (Melody):
New Age Music突破既有作曲方法,不以傳統上對音階的思考模式為限,而是組成新的、不見得能立即朗朗上口的旋律。New Age的旋律与流行乐完全不同,其即兴演奏的味道很浓。聆听者不仅很难记住旋律,而且更不知道旋律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终止。这也就是New Age音乐结构赋予大家极大想象空间的原因之一。
節奏 (Rhythm):
New Age Music根本不強?#123;以打擊樂器或休止符所建立的節奏感。New Age的节奏很多是存在于音乐自然的律动与音符的强弱之间。其实,大部分New Age之所以要屏弃传统的节奏,是因为有了鼓、贝司与打击乐器,音乐形态就会被限制死了,而New Age是自然而自由的,有着风一般的流线姿态。
因此,一方面拜電子音樂技術所賜,可以輕易製作出無停頓的樂音;另一方面,New Age Music以不強?#123;節奏的作曲方式,營造特殊的空間感與意境。
音色 (Timbre):
New Age Music避免使用刺耳與急促的聲音,因為那會增加音樂的壓力與張力,也因此小提琴、小號、電子吉他、合成敲擊樂器等較不適用於表現New Age Music。New Age的音色是透明的、神秘的,充满朦胧气氛的。老实说,听New Age到深处时,最大的享受之一便是音色的变幻。
音質 (Texture):
空間感是New Age Music的一個重要的面向,New Age Music也曾有「空間音樂」(space music) 之稱,其同時指涉音樂所表現出的質材感、與意圖引發聆聽者去達到的狀態。
除了这音乐的五大要素之外,New Age最大的魅力就是赋予聆听者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驰骋。
New Age的分类:
1 部落 (Techno Tribal)
2 精神音乐 (Spiritual)
3 太空音乐 (Space)
4 器乐独奏 (Solo Instrumental)
5 自助音乐 (Self-Help)
6 新古典 (New Classical)
7 电子新世纪 (New Age Electronic)
8 原声新世纪 (New Age Acoustic)
9 民族混合 (Ethnic Fushion)
10 现代器乐 (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11 气氛音乐 (Atmospheres)
New Age Music中常见的表演型态:
(一)器乐演奏:
包含器乐独奏(Solo Instrumental)、新古典乐派(Neo-classical)、新原音乐
派(New Acoustic)等。
New Age Music的知名品牌,如Windham Hill与Narada等等,大多是靠录制这类音乐专辑起家的,其後形成一股风潮,新世纪音乐家们纷纷以这种「印象派」风格进行创作,甚至从民谣中取得灵感,以钢琴、吉他、居尔特竖琴及德西马琴(hammered dulcimer)等乐器来进行表演。虽然有些作品确实是推陈出新,且往往能牵动人心,但也有多二流乐手投机地搭上这股风潮,创作出如同「装饰用壁纸」一般的作品,导致这类音乐一时声名狼藉。但还是有许多乐手仍然在此领域创作不辍。
当代许多演奏家都受过严谨的古典音乐训练,却又不愿屈从现代古典乐风对於理智的、无调性的作曲形式之强调。这些乐手尽管对音乐的诠释皆有独到之见地,但古典音乐对他们而言仍是重要的灵感来源。就当代演奏形式的音乐(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music)的脉络而言,新古典音乐是指任何受到古典音乐影响的音乐类型;或者是以重新编曲的方式演奏古典音乐(巴哈、帕海贝勒与德布西的作品似乎是最受欢迎的改编对象),或者是把巴洛克、古典的、浪漫乐派的、印象乐派的音乐因素予以重组,都可以称为新古典乐派。
新原音乐派则是混合著bluegrass乡村音乐与爵士乐,听了可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的音乐类型;专辑中通常都使用曼陀铃琴、小提琴、斑鸠琴及原音吉他等民谣风乐器。这类音乐家的行家功力就展现在他们拓展音乐领域的能力之上:除了传统音乐家因循故技
的角色之外,他们的才华每每会在即兴表演与复杂的爵士合音中淋漓尽致地呈现。
(二)环境音乐:
这类音乐除了称作环境音乐(Ambient Music),也有人称它为自然音乐、绿色音乐、芬多精音乐等,现在因为盛行於仕女水疗(SPA)与渡假中心冥想室,竟也有人称它为SPA音乐。
事实上「环境音乐」这一名词是由Brian Eno所创立,使用回音、电子乐的回响(Reverb)以及其他利用空间创造出的声音技巧,把这些都当成营造气氛与声音环境的音乐要素,早期环境音乐大多属无调性实验音乐(Atonal Experimental Music),其中许多作品曲目时间很长,但这段时间内的音乐内涵与音色的变化上却是极其细微,例如单调重复而冗长的火车声与飞机起飞的声音。但现在一般所谓的环境音乐却有其更广泛的定义,包含透过环境音「取样」(Sampling)、结合音乐而创作出的优美曲风,有如在鸟叫虫鸣山风水潺中演奏。甚至有许多音乐工作者已经发展出一种能力,能够模拟大自然中的声音、企图复制听者对於空间与时间的感觉。
(三)电子合成:
包含激进的电子乐派(Progressive Electronic)与电子─原音乐派(Electro-Acoustic)、科技─原始部落音乐(Techno-tribal)。
各种不同类型音乐的出现,往往述说著科技本身的发展。这类的音乐家已经不仅仅是用取样与电子合成的方式来复制音效,他们倾向於改变声音原有的音质,有时会转换成根本无法辨认的状态。有些人会创造出特有的声音,而不使用现代合成乐家已经创造
出来的现成声音。电子乐在这类的创作中,与原音乐器扮演了相等的角色;特别是,他们通常以合音或回音等等方式来演奏原音乐器,对演奏者的技艺可是一大挑战。这种音乐在「聆听」、「思考」与「感觉」等方面为我们开启了新视野,提供一种空灵静谧的新空间感;但令人担忧的是,某些激进电子乐派的创作者对科技本身的崇拜,往往会弃绝了艺术表演中最真诚的性灵与心神,而流於技术的卖弄。
谈到科技─原始部落音乐,其实也可说是「民族风融合音乐」的变形。这种音乐理念,在那些使用电子乐器、注重音效的音乐家之间,已渐形成一股风潮。其内涵是将人类最原始的音乐表演方式与现代科技的乐器、设备予以结合。来自於非洲、澳洲与南北
美洲的原始部落旋律和乐器,配合著细致的电子音效,是这种音乐的最大特色。这种音乐创作类型的困难之处在於:创作者如何以既有的技巧与敏感度,将两者予以完美结合,否则听来既不如富有人文精神的世界音乐,又不能呈现电子乐的华丽精致,而成为只是抄袭著古老音乐文化的廉价作品。
(四)人声演唱:
人声(Vocals)一般都是结合新古典乐与电子乐做演出,也有部份全人声表演,其概念多半是将人声视为一种天然的乐器,而在New Age的领域中,担纲演唱的多半是悠扬的女声或清纯的童音,听起来有如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甜美自适。例如风靡全球的爱尔兰之星恩雅(Enya)、克兰纳德主唱莫雅(Maire)、有英国恩雅之称的妮琪贝瑞(Nic
ci Berry)等。就连唱腔如梦似幻的百老汇音乐剧高音女伶蕾贝卡(Rebecca Luker),
也出过如新古典乐风的咏叹调专辑「天籁诗篇1、2」(AriaⅠ、Ⅱ)。
班得瑞(BANDARI)
如果试过在宁静的夜里沉思,倾听这个世界在转了一天之后究竟想说些什么,那么你该会同意,其实真正的寂静,并非是全然无声的。夜晚的寂静,是由一种如泡沫般细腻、如薄纱般绵密的声响所编织成的。它随着空气存在,无色无味,比醇酒更迷人,比鲜花更芳香……
这就是“班得瑞”(BANDARI)的声音。它来自自然,它营造自然,它象一件宽大而舒适的袍子,在你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包裹着你,温暖着你,承托着你……
“班得瑞”来自瑞士,它是由一群年轻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所组成的一个乐团,于1990年红遍欧洲,乐团的灵魂人物奥利佛.史瓦兹(OLOVIER SCHWARZ)在德国便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人,不但专长多种乐器,更熟捻先进的录音工程,几乎所有的音乐领域都看得到他的足迹。他曾与为莎拉-布莱曼制作《Time To Say Goodbye》的天王制作人阿历克斯·克里斯坦森合作,制作过不少专辑,但挚爱NEW AGE音乐的他,最终选择了将一身才华奉献给瑞士山林。被称为“世界花园”的瑞士,宛如是造物者从地球彼端分离出来,用以向世人揭示仙境的风光。那几乎像是童话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围篱着人间难得纯粹的圣地。
从瑞士的大地怀抱里,孕生出BANDARI这个梦幻的抒情演奏乐团。他们就是这样一群生活在瑞士山林的音乐精灵,在当地是一支极受欢迎的抒情演奏团体。他们将属于瑞士的湖光山色,在音乐中予以唯美的具象。每一个音符,都代表层层压缩到内心里的感动、诚恳与温情。虽然听似天籁般遥远,却点点滴滴敲着心门。就象久违的老朋友,仅隔一壶茶,交换着你的故事和他的故事。奇妙的是,在你们之间几乎没有语言的隔阂和桥梁,有时连音乐本身也被遗忘在心的共鸣之后。当演奏声响起,四下里的空间便随着你的心事起伏微妙的变化,空气变轻了,往事变近了。长久贴在心上的埋怨如今变得连自己也讥笑了,BANDARI的音乐具有为心灵洗涤灰尘,为暗夜点亮灯光的效用,那能量化身为钻石颗粒状的瑞士阳光,夹带着一段段精致堆叠的乐句,不断撞击沉寂已久的灵性。于是你能重新完成更多生命所交付的课题,在处身周围搭建起你自己的仙境。
New Age Music 之王: Enigma 谜
这是一支来自德国的伟大乐队,以其神秘主义风格吸引了无数乐迷。神秘主义的主题用现代电子乐来表现,使人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其中的人声也非常美妙:女声亮丽动人,如夜莺一般悦耳;男声低沉隐约,令人着迷。乐队的音乐取材也非常广泛,源于世界各地。是“
”的代表。
创始者Michael Cretu(即德藉女歌手Sandra的丈夫)十几年前以一首“Moonlight Flowers”红遍台湾。母亲是奥地利人,父亲是罗马尼亚人,他以超高分修毕作曲课程,成为一名成功录音室音乐家(键盘乐手)、编曲和制作人。神秘主义的主题用现代电子乐来表现,使人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其中的人声也非常美妙:女声亮丽动人,如夜莺一般悦耳;男声低沉隐约,令人着迷。乐队的音乐取材也非常广泛,源于世界各地。
【Yanni 雅尼】
雅尼全名是Yanni Chrysomallis,1954年11月14日诞生于希腊的一个沿海小镇卡拉马塔(Kalamata)。小镇每到夜幕降临,常常有人欢歌起舞,雅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对音乐产生了兴趣。雅尼八岁开始弹钢琴,不过他并不去上钢琴课,也不曾想过音乐会成为自己未来的职业,他只是单纯凭自己的兴趣来玩弄这个八十八键的乐器,而父母也从不勉强他接受正规训练,任由他自由发挥,或许正是如此造就了日后雅尼自由奔放的音乐风格。
雅尼和同年龄的伙伴一样,在游泳、钓鱼和上学这三件事中度过了童年生活。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雅尼是一名游泳健将,早在14岁就参加了希腊国家游泳队,并在1969年打破了希腊国家男子50米自由泳记录。高中后雅尼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进修心理学,并曾立志成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直到大学期间,雅尼才终于逐渐展露了他的音乐天赋,自学键盘、作曲和制作,开始摸索电子合成器的运用,并参加了一只名为“变色龙(Chameleon)”的摇滚乐队,在一些夜总会进行演出。雅尼终于决定将音乐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1980年雅尼发行了不愠不火的第一张个人专辑《Optimystique 光的奥秘》,虽然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已经开始树立起其个人风格的雏形。直到1986年第二张专辑《Keys to Imagination 想象的钥匙》,雅尼才一鸣惊人。整个1980-90年代,他一直活跃不息,每张专辑都水平不俗。1992年的《Dare To Dream 追梦》和1993年的《In My Time 自我时光》都获得了当年格莱美奖提名。1994年雅典卫城音乐会更将雅尼的音乐事业推上巅峰,全球销量超过七百万张,是PBS有史以来销量第二高的音乐录像带。这些傲视群雄的纪录都足以说明他在新世纪音乐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除了雅典卫城,雅尼还先后在英国伦敦皇家艾伯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印度泰姬陵、中国紫禁城等世界名胜古迹举办音乐会,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如此创举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或许是雅尼太活跃了,或许是唱片公司没完没了出精选赚快钱的做法导致消费者的错觉,很多人都以为雅尼是一个商业化的高产音乐家,可实际上出道20余年,在雅尼官方网站上列出的专辑仅仅不过14张而已。除了第一张专辑略显稚嫩,其后每张专辑都不乏经典佳作,绝少粗制滥造的凑数作品。
【Matthew Lien 马修·连恩】
Matthew Lien是全球著名的NewAge音乐制作人,出生于美国南加州的圣地亚哥,因从小酷爱育空地区美丽的大自然风光,1972年迁居于育空海那斯站。浸染于自然山水让 Matthew灵性毕现,随着年龄的增长,Matthew的音乐旅程中越来越多地沾染上山林水溪之气,直到有一天,他成为彻底的环保音乐家。 1990年,25岁的Matthew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Music To See By》,一鸣惊人。Matthew音乐中表达出的冰山、湖水等育空风景令听众有直观之感,Matthew也凭此获得育空杰出人士的荣誉。此后的4年时间里,Matthew一口气发表了《In So Many Words》(无以言尽)、《Voyageto Paradise》(天堂之旅)、《Touchingthe Earth》(感受大地)以及《Caribou Commons》(驯鹿宣言)等四张作品。到了1995年,出版了这张《Bleeding Wolves》(狼),这张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新世纪音乐作品是他最为出名的代表唱片之一,也是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张专辑。
1992年,加拿大育空地方政府因为该地区的驯鹿数量遭人类的过度猎捕而日益稀少,决定实施一项“驯鹿增量计划”,以防止鹿群绝种的危机。但这一计划却是以变相扑杀狼群的方式,让原本因人类过度猎捕而数量锐减的驯鹿迅速繁殖。这种本末倒置的行径引起了一群热爱大自然的居民们群起反对,当“猎狼计划”开始时,Matthew和生态摄影家肯·麦德森(Ken Madsen)一起为制止这项措施,并保护当地鹿群生长栖息的环境,决定组织了一个“驯鹿公有地计划”来向民众宣扬理念或向政府游说,来拯救无辜的狼群。 1994年,Matthew发表了单曲“Bleeding Wolves”,试图唤起人们对保护狼群的重视。1995年,Matthew Lien与其他29位音乐家,历经了两年的时光,完成了整张以保护生态为概念的同名专辑,以最直接的感情、最沉痛的呼吁,将荒野上狼挚诚沉痛的悲情融入到音乐里,敲击着人们的心。
这是一张以北美育空河流域狼群为主题的音乐史诗,专辑糅合了凯尔特民谣、古典乐、轻爵士、摇滚等各种元素,透过音乐,你可以游走于人与狼之间,你将发现你和狼的距离是那么的近,甚至能感受得到彼此的呼吸。音乐记录了原野上活生生的狼群,凄美悲壮的苏格兰乐风,娓娓诉说狼群的生命之歌….专辑中运用了长笛、德西马琴、铙钹、大提琴与法国号等乐器,更使音乐有着活灵活现的神韵。强烈的节奏,是狼奔跑时的急促呼吸,悲伤的萨克斯风,是狼在血泊中舔噬伤口,低沉的法国号,随着狼的心澎湃跳动,溪流、雨声、风声,衬出自然界中的空旷、自由以及起起落落的生命;狼群,在风中奔放出热烈、无所羁绊的生命。伴着原野上起起落落的生命,若隐若现的溪流声,开启了以钢琴为主奏的序幕;绚丽的苏格兰乐风,纪录着飞鼠溪与雪特兰岛的悲情;〈布列瑟农〉抒情地吟唱着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悲伤的萨克斯、低沉的法国号,引领我们进入现实的荒野之地。这张深刻表达出Matthew等音乐家对“大自然”与“生命”保护和关怀的唱片,获得了1994年Aurora(北极光)的最佳原声带奖。
Matthew的音乐虽然被人们称为是环保音乐,却有别于其他的激进作法。他把手中的乐器幻化为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自然的各个角度,然后作为记录片播放出来。重视“呈现”,是Matthew音乐世界观层次上的特立独行,也正因此,人们受到的震撼反而越大。那种消除了一切语言、文化、地域隔阂的公正、尊重与融合,使听Matthew的音乐变得轻松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Matthew所倡导的环保概念正越发深入人心,而他的音乐正像窖藏的美酒,愈久弥香。大家可以从下面的专辑题记中,充分领略Matthew的音乐世界观。
【Secret Garden 神秘园】
Secret Garden是挪威二人组合,音乐如其名,包含很多内心的乐曲,令新人类产生莫名的共鸣,因此人称他们的音乐为new age。 New age,最为人所知一定是Yanni的新派交响乐。如果说Yanni是new age的极端,Secret Garden必是隐柔路线。 Secret Garden,他们的音乐是讲求意境合一,来自挪威作曲的Rolf Lovland加上爱尔兰的小提琴手Fionnuala Sherry,谱出如诗如画的乐章,就如每人心中的天堂之音的仙乐式样,难怪不少不少乐迷,甚至Rolf自己亦觉得每首曲「形之于画」,完全给予听众幻想的空间。
由1994年出道至今,Secret Garden已推出五张唱片,Lovland浪漫的琴声、Sherry流丽的小提琴伴奏及圣诗式的咏唱,令他们可在new age界突围而出。其实Secret Garden在每张大碟均注入更丰富的音乐原素,【Atlantia】就糅合Celtic(爱尔兰)乡土及风笛风味,【Nocturne】、【Sigma】则将小提琴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Elan】、【Love of the Loom】亦首次加入敲击乐,而大碟【Dreamcatcher】同名歌曲也是Fionnuala开金口之作。 有人觉得Secret Garden比以往通俗了,已没有过往的实验元素,反而重流行音乐味道。事实上,Secret Garden一直称自己为world music多于new age,他们即是想避免给人神秘古怪、高深莫测的感觉,他们只坚持绝无电子加工便可。其实只要好听,能令听众动容,又何须执着?世界大同,无分你我。Secret Garden那样ambient的乐章,是现今乐坛的清洁剂,绝对是繁忙上班一族的天籁之音。
【Maksim 马克西姆】
Maksim是2003年最受瞩目的跨界钢琴演奏新星!迈可森于1975年生於克罗埃西亚的雅德里亚海岸、一个叫做 Sibenik 的小镇,九岁开始学习钢琴,随即展现他在钢琴演奏上过人的天赋。1993年迈可森赢得札格拉布音乐比赛钢琴大赏,之後的五年他在札格拉布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再前往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进修,值此之时(1999年)迈可森赢得鲁宾斯坦钢琴大赛首奖。2000年迈可森定居巴黎,师事Igor Lazko。2001 年他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首奖。
马克西姆 在克罗埃西亚非常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他在故乡发行的克罗埃西亚现代钢琴小品专辑成为 2001-2002 年最畅销的古典跨类专辑。Maksim 外在的魅力与独特的表演氛围吸引了克罗埃西亚知名的音乐家、也是作曲家 Tonci Huljic(他曾帮棒辣妹写过好几首曲子)的注意,并将他介绍给音乐制作人/经纪人 Mel Bush(同时也是陈美的经纪人),让Mel惊为天人,立刻与迈可森签下合约,并交由 EMI Classics 全球发行他的超重量级专辑(The Piano Player钢琴玩家)。
迈可森希望吸引不同年龄层的乐迷欣赏他的音乐:「我希望能创造出令人兴奋的的情境。」於是在迈可森的现场演奏中,观众会看到雷射光束、乾冰、电视墙…等等非常摩登的视觉效果,让年轻人疯狂不已!但是当迈可森演奏古典的钢琴曲目时,展现出来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沉稳内敛风格,向死忠的古典乐迷证明他洗链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样叫人低回沉醉。在这张众所期待的(钢琴玩家)专辑当中也是如此,迈可森将古典乐迷熟悉的「大黄蜂的飞行」、「葛莉格钢琴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经典名曲加入现代节奏元素,在迈可森的巧手弹奏之下,听来新意十足,让人大呼过瘾!而 Tonci Huljic 帮他谱写的「克劳汀幻想曲」、「新乐园」、「古巴!古巴!」…等新曲,更是让迈可森充分展现他神奇魔幻的诠演才华,让整张专辑充满的无限的惊喜。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忆宜现代的迈可森,注定成为今年全球古典跨界乐坛最闪亮的一颗新星!
来自克罗地亚的钢琴演奏新星马克西姆 MAKSIM,他的炫酷是对传统彻底的颠覆,他的演奏风格以及全情投入的演奏状态迄今为止无人能及。这位外表俊朗的 28 岁男子,打扮入时、眼神深沉慑人。第一眼看到他的人,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名摇滚或拉丁歌手。在马克西姆演奏钢琴时,再也没有燕尾服的夹衬,没有西装领带的束缚,有的只是T型舞台上才会出现的时髦服饰。他的弹奏风格也是别具一格,与以往我们对钢琴演奏的理解完全不同,从他演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四射的激情,澎湃的热力和那种无处不在的节奏感。如果说“钢琴王子”理查得·克莱德曼给我们的是一种古典中带有现代的钢琴曲风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惊喜的话,那现在的马克西姆则是将所有现代的音乐元素都融入到了钢琴的演奏中,呈现出一种新鲜的魔幻色彩,这也就是人们把他称为钢琴玩家的原因。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gao241/archive/2007/10/17/927432.html